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霜髩的意思、霜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霜髩的解释

见“ 霜鬢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霜髩(shuāng bìn)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多写作“霜鬓”,指斑白的鬓发,常用于形容因年老或愁苦而两鬓变白的样貌。以下从释义、用法及文化内涵角度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义分解

    • 霜:本指自然界的白色冰晶,引申为“白色”或“寒冷、肃杀”的意象。
    • 髩:同“鬓”,指面颊两侧靠近耳朵的头发。

      组合后,“霜髩”字面意为“如霜般白色的鬓发”,侧重视觉上的颜色比喻。

  2. 词典定义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霜鬓”指“白色的鬓发”,多因衰老或忧思所致。例如:

    王维《叹白发》诗:“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诗中“白发”即暗含“霜鬓”之态)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12卷,页1023。

二、文学与文化内涵

  1. 情感象征

    • 衰老意象:如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以“霜鬓”具象化岁月流逝。
    • 愁绪载体:李贺《还自会稽歌》“吴霜点归鬓”,用“霜”字强化羁旅之悲。

      来源:《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相关诗作注解。

  2. 修辞特征

    “霜”的隐喻兼具颜色与温度双重属性:

    • 视觉:突出鬓发花白之色;
    • 触觉:暗示人生暮年的孤寂凄清,如陆游“镜中衰鬓霜先匀”。

      来源:《古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比喻章节。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文字学依据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2013年)载:“鬓,颊发也”,而“霜”在《释名》中被释为“丧也,其气惨毒,物皆丧也”,印证二者结合后的悲凉意蕴。

  2. 经典用例

    《文心雕龙·物色》提出“岁有其物,物有其容”,以自然现象映射心境。“霜鬓”正是此理论的典型体现,如苏轼“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江城子》)。

    来源:《文心雕龙译注》(周振甫,中华书局,1986年)。

“霜髩”以凝练的意象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时间流逝、生命忧思的深刻感悟,其释义需结合字源、文学语境及情感象征综合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霜髩”是“霜鬓”的异体写法,其中“髩”为“鬓”的旧字形。该词为古汉语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字面含义

整体寓意 形容人两鬓斑白的头发,多用于以下两种语境:

  1. 年岁流逝:如“早生华发”般暗喻衰老,例:“镜中霜鬓催人老”(未标注具体出处)。
  2. 愁思郁结:借白发凸显内心愁苦,例:“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化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年华虚度的感慨)。

文学表现 该词属诗化语言,常见于古典诗词:

使用注意 现代汉语中“鬓”已取代“髩”成为标准用字,建议在写作或引用时优先使用“霜鬓”以避免歧义。

别人正在浏览...

筚路褴褛並蔕裁察仓卒冲暗词雅当着不着大族掉瀁断章摘句耳目官凡此翻手分道扬镳风沫宫掖勾干钩摹光阑归舷孤怯河海清宴化成贿交兼优谏止近古金面进退触籓九泉之下几至秬草课第夸阔匡尧癞头蟇亮花花利落漏言轮边胪人茫惚名根某些魔爪剽猾披房迁建启首三九相公虱官手摇车曙体溲酒髫发痛亲微芹文职无行憸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