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庸的意思、畴庸的详细解释
畴庸的解释
(1).谓选贤任用。语出《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 孔 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 唐 张九龄 《谢中书侍郎状》:“此职择才,十年虚位,以卿达识,所以畴庸。”
(2).酬报功劳。畴,通“ 酬 ”。《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五侯外戚,且非旧章,而臣之所附,唯在恩泽。既义异畴庸,实荣乖儒者。” 李周翰 注:“畴,酬;庸,功也。”《梁书·孔休源传》:“慎终追远,歷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孤锋直进,九种於是克清;疋马横行,三 韩 由其殄灭。畴庸赏最,我有力焉。”
词语分解
- 畴的解释 畴 (疇) ó 田地:田畴。平畴。 类,同类的:范畴。 古同“俦”。 使相等:畴其爵禄。 笔画数:; 部首:田; 笔顺编号:
- 庸的解释 庸 ō 平常,不高明的:平庸。庸医。庸言。庸俗。庸人。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庸暗(平凡,愚昧)。庸庸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需要:无庸细述。无庸讳言。 岂,怎么:庸讵(岂,何以,
网络扩展解释
“畴庸”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选贤任用
源自《尚书·尧典》的“畴咨若时登庸”,其中“畴”意为“谁”,“庸”意为“用”。这一用法强调通过咨询贤能之人来选拔人才。例如:
- 唐代张九龄在《谢中书侍郎状》中提到:“此职择才,十年虚位,以卿达识,所以畴庸”,体现了对贤能的重视。
2.酬报功劳
“畴”在此通“酬”,指对功绩的回报。例如:
- 《梁书·孔休源传》记载:“慎终追远,历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说明古代君主通过封赏表彰功臣。
“畴庸”在古代语境中既体现人才选拔的政治智慧,也反映论功行赏的社会制度。其用法多出现于历史文献,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畴庸》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思是指排除、剥夺、剥夺权益或赋予低劣的职位、地位或待遇。
拆分部首和笔画为:畴(田)+ 庸(广土一)。
《畴庸》这个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尚书·周书·大禹谟》中,意指排除那些不能胜任及不称职的人,而将其赋予较低的职位。
该词也有其繁体字形式,为《疇庸》。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畴字的上半部分是一个田字,下半部分是立刀;庸字的上半部分是广字,下半部分是立轩。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因为工作不力,被畴庸到了较低的职位。
一些与《畴庸》相关的组词有:畴庸之志(指愿意被排除或剥夺某些权益的人)。
与《畴庸》意思相近的词语有:贬黜、削弱、废黜。
与《畴庸》意思相反的词语有:赏识、提拔、晋升。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