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假节的意思、假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假节的解释

(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汉书·平帝纪》:“遣太僕 王惲 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览观风俗。”

(2). 汉 末与 魏 晋 南北朝 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 李傕 入 长安 ,欲结 术 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 阳翟侯 。”《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 孝昌 初,又加龙驤将军、假节、防 洛州 别将,寻除 上洛郡 守。”至 隋 唐 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及假节 邕交 ,道经 湘口 , 零陵 郑太守史 与 京 同年,远以酒乐相迓。”

(3).借用符节。《战国策·燕策二》:“故假节於 魏王 ,而以身得察於 燕 。” 鲍彪 注:“时诸侯不通,出关则以节假之。”参见“ 符节 ”。

(4).虚伪的节操。《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虽有假节见行,曰非成质者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假节”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特殊称谓,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符节使用(核心含义)

指皇帝授予臣子符节作为临时权力象征,代表帝王行使职权。符节原为外交使臣的身份凭证,如《汉书·平帝纪》记载派遣使臣"假节"巡行天下。

二、军政职衔(汉末至南北朝)

自汉末起成为地方军政长官的加衔,按权限分为三级:

  1. 使持节:可诛杀二千石以下官员(相当于郡守级)
  2. 持节:可诛杀无官职者,军事期间等同使持节
  3. 假节:仅军事期间可处决违反军令者 典型案例见《后汉书·袁术传》李傕授袁术"左将军,假节"。

三、历史演变

四、特殊语境

偶指"虚伪的节操",属文学引申义。

注:以上综合汉典权威释义(-2)及《后汉书》《晋书》等史料佐证(-9),建议查阅《中国历代职官辞典》获取更完整制度沿革。

网络扩展解释二

假节

假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是假装庄重而高兴地度过节日。假节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 假(亻+句)和节(艹+刂+规),其中假字的部首是人,节字的部首是艹。假节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过节日时,为了显示喜庆和热闹的氛围,会假装高兴,从而形成了这个词语。

从繁体字的角度来看,假节在繁体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产生差异。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假节的写法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也说明了这个词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可追溯到古代。

以下是一些关于假节的例句:

1. 他不想过生日,只是假节一下。

2. 这个节日就是一个假节,大家都在假装高兴。

3. 在公司年会上,大家都在假节气氛。

与假节相关的组词有:

1. 假意: 意思是假装或虚假的意思。

2. 节气: 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任何一个。

3. 庄重: 意思是庄严而严肃的。

假节的近义词是庆祝,意思是为了纪念或庆祝某个特殊的日子而举行庆祝活动。

假节的反义词是真实,意思是真正或确实发生的。

别人正在浏览...

艾酒阿昧败膏百瑞豹文鞯财源储歭村客大任掉文袋冬底牍书焚符破玺黻衣根柢骨立函书和和合语讳迹婚友胡桃油济馋都护解密羁縻九僧絶磵橘化爲枳客气口体夸饰雷轴烈火龙绵娄郝满堂红玫柱萌蘖纳言士强忮迁虏谴呪泣涕如雨启验起造劝诫羣玉山人臣弱志时意书城腾冲天波头炉香问缣游汙道诬饰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