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dd number] 不能被2整除的数
(1).谓出敌不意的战术。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分之以奇数,制之以五行。”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出游兵以定两端,握奇数而制四面。”
(2).指星相卜祝之术。《后汉书·王昌传》:“时 赵繆王 子 林 好奇数,任侠于 赵 魏 閒,多通豪猾,而 郎 与之亲善。”
(3).犹奇计,奇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如但中人,近守常法,无奇数异术者,则羣恶日滋,久远成害。”
单数。与偶数相对。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 吴敬梓 著作皆奇数,故《儒林外史》亦一例,为五十五回。”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三:“老师说:‘你们都知道偶数和奇数,也都知道素数和合数。我们小学三年级就教这些了。’”
奇数的汉语词典释义及文化解析
一、基础释义 奇数在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如1、3、5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指出,奇数在数学中属于整数分类的基本概念,其对立概念为“偶数”。这类数在自然数中呈现交替排列的特征,例如“一、三、五、七、九”等单数序列。
二、数学特性与分类 从数论角度,奇数可表示为( 2k+1 )(其中( k )为整数),这种形式化表达体现了其与偶数的本质区别。《数学辞海》强调,奇数在加减运算中遵循特定规律:奇数与奇数相加结果为偶数,奇数与偶数相加则保持奇数性质。
三、应用场景与文化内涵
四、语言学关联 在汉字结构中,“奇”字本义为“特殊、罕见”,《说文解字》释其字形“从大从可”,后衍生出“单数”含义,这种语义演变体现了汉语词汇与数学概念的跨领域关联。
奇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在整数范围内不能被2整除的数。具体来说:
定义
若一个整数除以2的余数不为0,则称它为奇数。例如:1、3、5、-7、-9等。与之相对的是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符号表示
奇数通常可表示为 (2k+1) 或 (2k-1),其中 (k) 是任意整数。例如:
性质
常见误区
应用场景:奇数在数论、编程(如判断奇偶性)、日常统计(如单双号限行)中均有广泛用途。如需深入数学证明或扩展知识,建议参考数学教材或百科类资料。
败槥兵利不实惨楚策书谌摰辞学蹙紧递驮对槛儿恶声丰侈風馭頫盼巩穴钩连闺英闱秀古吉拉特人恒庸螖蠌甲观讲谈解摈节拍桀起禁管金契羁絏卷駡鞠茂草口达困偪兰锜镰尾龙阳泣鱼挛挛毛衣毛颖密栉凝阂贫饿谯楼骑马嘁嘁测测宂蔓荣区入局三绕鹊扇枕温席声味射牛书田提盒同类相从王安石为行五帝五斗橱象脚鼓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