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家中的日常简便饭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范文正公 云:‘常调官好做,家常饭好喫。’” 元 杨朝英 《水仙子·自况》曲:“客到家常饭,僧来穀雨茶。” 清 袁枚 《新齐谐·徐先生》:“ 宿松 石赞臣 家,饶於财,兄弟数人,资各数万。 宿 俗富饶之家,每日必设家常饭置外厅堂,不拘束客,皆就食焉,号曰燕坐。” 老舍 《茶馆》第二幕:“洗洗涮涮、缝缝补补、作家常饭,都会!”
(2).比喻极为平常的、习见或熟悉的事物。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三:“五经烂熟家常饭,莫似而翁啜九流。”《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洋鬼害人可不轻》:“横抢竖夺还不算,杀6*人放火家常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家常饭汉语 快速查询。
“家常饭”是汉语常用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家庭日常食用的普通饭菜,具有简单、朴素的特点,通常区别于宴席或餐馆的精致菜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第621页)解释,“家常”意为“家庭日常生活”,“家常饭”即家庭日常制作的饮食,如炒青菜、炖豆腐等传统菜品。
二、文化内涵 该词常承载着亲情与生活哲学,如《中国文化饮食志》(中华书局,2018年,第134页)指出,家常饭在文学作品中多象征平凡而温暖的家庭生活,例如老舍小说中“一碗小米粥配咸菜”的描写,体现市井百姓的生活状态。从语言学角度看,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7页)分析其构词法为偏正结构,强调“家庭常态”属性。
三、引申用法 现代语境中衍生出比喻义,指司空见惯的事物或常规化行为。例如《人民日报》2023年7月刊文称“基层调研应成为干部的家常饭”,此处喻指常态化工作方式。该用法在《汉语惯用语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第89页)中被列为固定搭配。
“家常饭”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指家庭中日常制作的简单饭菜,不同于宴席或特殊场合的精致餐食。例如:
用于形容生活中常见、普通甚至重复发生的事,带有“不足为奇”的意味。例如:
与“家常便饭”的区别:后者更强调“平常性”,如《女论语》用“家常茶饭”表达日常侍奉的殷勤;而“家常饭”更侧重家庭饮食的简朴属性,但也存在含义重叠。现代使用中两者常互通,均能表达“普通、常见”的比喻义。
爆震蚕头马尾朝宗赤心奉国垂饰崔嵯簇聚二纪犯憷防空干什么够得上光晖雚菌鸿编火线加护僭傲谏猎人见豕负涂矫国更俗节旦鲸音课敛浪包娄瘣隤类志立木南门历赏离堂慢节奏帽钉煤仓没石饮羽孟公投辖内丹尼乾喷雪前伐浅浮谴问启封齐迹耆欲人龙荣章扇发删翦生田深取恃勇轻敌衰飒四门斗里四致笋枯糖弹天亲佻然腕表无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