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的意思、夏衍的详细解释
夏衍的解释
(1900-1995) 剧作家,散文家。原名沈乃熙,字端轩,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后去日本留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6*产6*党。后参加左联,并从事进步电影的开拓与领导工作。抗战期间主办《救亡日报》等。建国后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文化局局长、中国影协主席、文化部副部长。著有报告文学《包身工》,电影剧本《狂流》、《春蚕》、《风云儿女》,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6*西6*斯细菌》、《秋瑾传》等。有《夏衍选集》。1994年被*********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词语分解
- 夏的解释 夏 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 中国朝代名:夏代。夏历。 指中国:华夏。 姓。 冬 笔画数:; 部首:夂; 笔顺编号:
- 衍的解释 衍 ǎ 延长,开展:衍绎。衍生。推衍。展衍。敷衍。衍生物。 多余的(指文字):衍文(书籍中因缮写、刻板、排版错误而多出来的字句)。 低而平坦之地:衍沃(土地平坦肥美。亦作“沃衍”)。 笔画数:; 部首:行;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夏衍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是中国现代文学、戏剧、电影领域的重要人物,也是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关于“夏衍”一词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夏衍”是人名,原名为沈乃熙,字端轩(一说“端先”),浙江杭县(今杭州余杭)人。他是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文学创作、电影戏剧发展及社会活动方面均有重要贡献。
二、生平与成就
-
早期经历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后留学日本学习电工技术,期间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文学与艺术贡献
- 左翼文化运动:参与组织“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推动进步文学和电影创作。
- 电影领域:20世纪30年代领导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创作了《狂流》《春蚕》等现实主义电影剧本。
- 戏剧创作:代表作包括话剧《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社会矛盾。
-
社会活动
- 抗战期间主编《救亡日报》,宣传抗日救亡思想;
-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三、历史评价
夏衍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融合社会批判与艺术创新,对20世纪中国文化界影响深远。他的一生贯穿了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的多个历史阶段,是兼具革命家与艺术家双重身份的代表人物。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其作品或生平细节,可参考权威文献或传记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夏衍(xià yǎn)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夏季的气息或特点。下面将就夏衍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介绍。
夏衍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夊”(suī)和“衣”(yī),其中“夊”表示“行走曲折不直”,“衣”表示“覆盖身体的衣物”,两个部首合起来构成夏衍这个词的整体意义。
夏衍这个词的笔画共计10画,其中“夊”部的笔画是3画,“衣”部的笔画是7画。
夏衍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说文解字》中,夏衍的释义为“夏日气息”,即夏季的特点或氛围。
从繁体字角度来看,夏衍这个词是没有繁体字的。繁体字是一种在现代汉字形态上保留了更多古代汉字特点的字体,但夏衍属于现代汉字,所以没有对应的繁体字形式。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和现代有一定的差异,但夏衍这个词的写法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在古代,夏衍的写法也是“夏衍”,没有其他变体。
以下是关于夏衍的例句:
1.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天气里,我可以感受到夏衍的气息。
2. 夏衍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和活力。
除了夏衍这个词本身,还可以通过组词来进一步丰富词义。例如:
1. 夏日阳光(xià rì yáng guāng):夏天的阳光。
2. 夏季气候(xià jì qì hòu):夏天的天气状况。
夏衍的近义词有夏日、夏天。反义词则有冬衰(dōng shuāi)、秋凋(qiū diāo)、春荣(chūn róng)等词汇。
综上所述,夏衍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夏季的气息或特点。它由“夊”和“衣”两个部首构成,共计10画,来源于古代,并且没有繁体字形式。在古代和现代写法上没有明显差异。夏衍可以通过组词来进一步丰富词义,近义词有夏日、夏天,反义词有冬衰、秋凋、春荣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