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正的意思、火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正的解释

(1).古代掌火之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汉书·五行志上》:“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2).指仲夏。古以五行配四时,火旺于夏,故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团扇铭》:“炎隆火正,石鑠沙煎。” 清 徐昂发 《夏寒》诗:“奈何厥罚寒,凭陵当火正。”

(3).指 汉 朝。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系 列山 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按,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为 汉高祖 弟 刘交 之后。参见“ 火刘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火正是中国古代星官体系中与五行之火相对应的职官名称,其职能与天文历法、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火正主管“火纪时天”,即通过观测大火星(心宿二)的运行轨迹制定农时,属于上古时期“五官”之一。《周礼·春官》将火正纳入“司爟”系统,负责“掌行火之政令”,管理国家用火事务,包括四时改火仪式与火神祭祀。

汉代班固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火正为“炎帝之官”,与祝融信仰产生融合。应劭《风俗通义·三皇篇》进一步解释:“火正曰祝融,老童之子,为高辛氏火正”,将职官名称与神话人物结合,形成“火正祝融”的文化符号。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提出火正具有双重属性:既属天文历官体系,又属五行职官系统,负责“主夏气盛衰”。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火正”定义为:“古代掌管火历的官员”,强调其通过观测星象制定历法的核心职能。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收录有两个义项:其一指“主掌火的官职”,其二指“五行官之一”,体现了词语在历史演变中的语义扩展。

网络扩展解释

“火正”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代官职

指古代掌管火事的官职,负责祭祀火星、管理火政等事务。例如:

二、指代季节(仲夏)

古人以五行配四时,火对应夏季,因此“火正”代指仲夏。例如:

三、象征汉朝

因汉朝在五行中属火德,部分文献以“火正”代指汉朝。如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中“承火正之明光”即暗喻汉室传承。

四、扩展比喻义(较少用)

部分词典提到其作为形容词性成语,形容火势猛烈或事物发展迅猛,如“大火正在向周围的森林蔓延”。但此用法多见于现代造句,古籍中较少见。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释义与文学用例,若需查看完整来源,可参考《左传》《汉书》及南朝相关诗文。

别人正在浏览...

蔽辜弊人比时不剌头不值一顾惨緑少年长弟倡优吃不来泚颡丛滋代翟抵达递孝独峯牛饵兵風軒负驮歌颂顾报桂棹孤远海枯石烂何国黑绳鸿祉后路华辉竟日机陷极则凯泽趷躂怜伤泠汰梦想颠倒描神画鬼蜜玺末都谱记前冲谦悫窃鈎鹊槎入死出生山丘石韦首冲双弯谁堪水牌铄石流金肃景逖慕绨缯铜盆铁帚无愁虾弓子乡往骁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