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路的意思、后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路的解释

(1) [route of retreat]∶军队背后的运输线或退路

抄敌人后路

(2) [a way of escape]∶比喻回旋的余地

留条后路

详细解释

(1).后面的道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岭表赋》:“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絶岸。”

(2).军队背后的运输线或后退之路。《北史·崔浩传》:“ 晋 齐郡 太守 王懿 来降,陈计,称 刘裕 在 洛 ,劝以军絶其后路,则 裕 军不战而可克。” 杨朔 《平常的人》:“他那个班的任务是炸江桥,断绝敌人逃跑的后路。”

(3).以后的人生道路。《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我取个少年门生,他后路悠远,官也多做几年,房师也靠得着他。”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七章:“想起儿子、闺女的后路;也想起 李世丹 放了 马小辫 和叫他‘老大爷’那些事儿,身上那股子劲头变得更大了。”

(4).比喻转圜的余地;退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这会子你帮我一手,也能留一个后路。”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五二回:“ 日本 鬼子终究完了蛋,你们落个什么下场?也该想想后路呀!”

(5).行军时居后的部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后路是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特征的复合名词,其释义可从字面义与引申义两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空间概念

    指行进路线中位于主体后方的道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其本义为“背后的道路”,例如:“行军时需确保后路畅通,避免被敌军包抄。”

  2. 退却路径

    在军事术语中特指撤退通道。《军事术语辞典》记载,古代兵书强调“断敌后路”是切断敌方补给线的重要战术,如《孙子兵法》所述“绝其粮道”即包含此类战略意图。

二、引申释义

  1. 预设退路

    比喻为应对不利局面而预先保留的补救措施。《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回旋余地”,例如民间俗语“凡事留后路,做人可进退”即强调此意。

  2. 生存保障

    在生活语境中延伸为维持基本生计的依托。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断了后路,如何过活”即体现该用法。

三、语义辨析

需注意“后路”与同义词“退路”的差异:前者侧重物理空间或物质保障,后者多指抽象的选择余地。语言学专著《近义词辨析手册》指出,二者在“预留补救措施”义项上可通用,但“后路”更强调基础性保障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

“后路”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指“后面的道路”,即物理空间上的退路或运输线。例如南朝宋·谢灵运在《岭表赋》中写道:“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

  2. 军事术语
    指军队背后的运输线或撤退通道。例如:“抄敌人后路”即切断敌方退路。


二、比喻意义

  1. 回旋的余地
    比喻事情发展中的退路或可调整的空间。例如:“做事要留后路”意为保留补救机会。

  2. 人生或未来的选择
    引申为人生后续的发展路径。如《警世通言》中提到“他后路悠远,官也多做几年”,指长远的人生规划。


三、用法示例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通过不同语境,“后路”既可指具体路径,也可表达抽象的策略或选择空间。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跋烛遍历参赞丹漆蹈德调正堆金叠玉防老浮尘扶牀赋钱关山阻隔过犯訇隐怀砖黄钟长弃简撮简老搢忽积以为常举世瞩目考工记空侯孔皆离把流御轮镳毛郑每生面无人色抹角转湾闹蹩扭辟幕拼字樵柯青眼秦稽蓐医三厌纱縠折漕胜残慎脩诗节十子守志水尺庶吉士岁丰年稔诉寃贪妄通权达理通衢大道屯驻脱稿闻诊遐魅象路缃囊相因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