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时为已死帝王用蜂蜡制成的玺印。为殉葬的明器。《宋书·礼志二》:“ 武帝 泰始 四年, 文明王皇后 崩,将合葬,开 崇阳陵 ,使太尉 司马望 奉祭,进皇帝蜜璽綬於便房神坐。”参阅 清 郝懿行 《晋宋书故·蜜章》。
“蜜玺”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含义主要涉及古代丧葬制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蜜玺是古代为已故帝王用蜂蜡制成的玺印,属于殉葬的明器(即陪葬器物)。这种玺印并非实用品,而是象征帝王身份和权力的礼仪性物品,用于随葬以彰显尊贵。
据《宋书·礼志二》记载,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文明王皇后去世后,在合葬开崇阳陵时,曾由太尉司马望进献“皇帝蜜玺绶”于陵墓便房的神坐之上。这一记载明确了蜜玺在皇家丧仪中的用途。
清代学者郝懿行在《晋宋书故·蜜章》中对此进行过考据,进一步佐证了蜜玺作为丧葬明器的性质。
部分资料(如)提到“蜜玺”作为成语形容文辞华丽,但此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字面联想有关。建议以历史文献中的丧葬器物含义为准。
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可查阅《宋书》相关章节或清代考据著作。
《蜜玺》是一个汉字词语,指代一种玉石制成的印章。通常由蜜蜂形象雕刻而成,象征着吉祥和祝福。
蜜玺的部首是虫,总共有12个笔画。
蜜玺最早出现于《世说新语·雅术》一书中,具体来源较难考证。在繁体字中,蜜玺的写法为蜜璽。
在古代,蜜玺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根据研究,古时候有时将蜜玺的"蜜"字写作"宓",意味着光芒耀眼。
1. 他的蜜玺印章上刻有一只蜜蜂,非常精致。
2. 我收到一个蜜玺作为生日礼物,感到非常荣幸。
1. 蜜蜂:指代蜜制品的生产者。
2. 玉石:指代蜜玺的材质。
3. 刻印:指代雕刻印章的行为。
蜜玺的近义词可能有蜜宝和玉玺。
蜜玺的反义词可能是其他类型的印章,例如铜章或金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