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ven if) the seas run dry and the rocks crumble] 大海干涸,岩石成土。喻指经历极长久的时间,也指永久不变,多用作誓词
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金· 元好问《西楼曲》
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历时长久,万物已变。多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金 元好问 《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明 汤显祖 《紫箫记·胜游》:“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永刼同灰,无忘旦旦。” 廖仲恺 《黄金缕》词:“覆雨翻云凭记省,海枯石烂惟君賸。”
“海枯石烂”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hǎi kū shí làn,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内容解释:
指海水干涸、石头腐烂,比喻时间极其久远,或意志、情感坚定不移,永不改变。常用于誓言或承诺中,强调恒久性。
字面意义
用法与语境
出处争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文学用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西厢记》或元好问的诗词作品。
《海枯石烂》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感情十分坚定,永不变更。通常用来形容爱情、友情或者誓言等。
《海枯石烂》这个词拆分部首分别是:水、木、石。拆分之后的笔画分别是:4、4、5。
《海枯石烂》最早出现在《庄子·盗跖篇》中:“古之真人,其寿不易,以天地之化育,和万物之气,而与日月合其明,而息有常。今之人也,以手足之劳,而不知穷年之难,以为饱、以为老。是故《盗跖》以四海为囊,以东海为池。海蓬者,海之所生也,可为海者如篪矣。孔子往会之,曰:‘凤鸟不至,沧海不变;岂其几耶!’”后来人们将其中的“海枯石烂”作为固定词组引用。
《海枯石烂》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海枯石烂》与现代写法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可能有些许差异。
他们的友谊是海枯石烂的,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改变。
海浪、海洋、石头、枯萎
海誓山盟、忠贞不渝、百年好合
风花雪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