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称船舶上掌管罗盘的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海舶上司罗盘者曰伙长。置一龕,下铺细砂,安盘於上取平,周回置灯,伙长昼夜视之,较之以刻漏而定方向焉。其水之浅深,泥之颜色臭味,皆知之;验之,毛髮不爽。一见山,则事在舵工,伙长之任卸矣。”
“伙长”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基本含义:指团队或集体中的负责人,强调其领导和管理职能。该词由“伙”(指共同生活的群体)和“长”(指领导者)组合而成,多用于形容具有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的人。例如:“他在项目中担任伙长,统筹全局。”
历史用法:在清代文献中,“伙长”特指船舶上掌管罗盘导航的船员。据《广阳杂记》记载,其职责包括通过罗盘和砂盘确定航向,观测水深、泥沙等水文信息,直至船只靠岸后职责结束。例如:“海舶上司罗盘者曰伙长,昼夜视之,定方向焉。”(《广阳杂记》卷五)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广阳杂记》原文或语言学资料。
伙长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为huǒ zhǎng。它由「⺍」(肉)和「车」(chē,驶车的意思)两个部首组成。
「⺍」是「肉」的简化形式,表示与肉相关的事物。而「车」则代表着驾车的行为,所以组合起来,「伙长」的意思是指驾驶车辆的人。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用于形容在行军、卫队或护卫中负责带队、领导者的人,也就是护卫队伍的首领。随着时间的推移,「伙长」逐渐演变为车队、警队、军队等团队中的领导者。
在繁体字中,「伙长」是「夥長」。夥指的是组织中的人员,长表示领导或长官。
关于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伙」的古代写法是「夥」,意为人多,是由「大」(人形)和「示」(比手势)组成。而「长」的古代写法为「镸」,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以伙长身份带领车队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2. 这位伙长在军队中负责训练和指挥士兵。
组词:伙伴、伙食、值伙、伙同
近义词:队长、长官、首领
反义词:手下、部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