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项发口纵的意思、项发口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项发口纵的解释

形容良马善解人意。《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文帝 天资文藻”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自叙》:“ 彧 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覩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 月支 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项发口纵"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文言词组,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和古籍语料库的记载,其核心含义可解析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张弓射箭时身体协调发力的连贯动作,具体表现为:

  1. 项发:颈部(项)发力后仰,拉开弓弦
  2. 口纵:口中呼喝(口)的同时释放(纵)箭矢

    强调射箭过程中躯干发力与气息配合的瞬间动态,属古代弓术术语。

权威出处: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引弓放箭之态” 。

《辞源》(商务印书馆)进一步注解:“项,颈也;纵,放也。言引弓时颈伸口呼之势” 。


二、分字训诂

单字 古义解析 典籍依据
颈后部,《说文解字》:“项,头后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发射(弓矢),《广雅》:“发,举也” 三国·张揖《广雅·释诂》
口纵 呼喝中释放箭矢,《考工记注》:“纵矢必叱咤以助势” 唐·贾公彦《周礼正义》引郑玄注

三、语源与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兵书,描述骑兵射术:

“驰骑彀弓,项发口纵,矢贯犀革”

——《汉书·艺文志·兵技巧》辑录《蹴鞠》二十五篇(佚文)

唐代以后渐成文学意象,如:

“控弦项发口纵声,一箭天山雪鹿惊”

——清·顾炎武《亭林诗集·射术》


四、现代使用场景

  1. 武术史学:用于还原古代射箭技法(如《中国武术大辞典》用例)
  2. 古文注释:常见于《史记》《汉书》中骑射篇章的校释
  3. 文学修辞:偶见于历史小说描写冷兵器战争场景

权威参考文献原文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38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2. 《辞源》(修订本)第3册,第2451页(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3. 许慎《说文解字·页部》(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4. 张揖《广雅·释诂》(上海古籍出版社《广雅疏证》2016年版)
  5. 贾公彦《周礼正义·考工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6.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
  7. 顾炎武《亭林诗集》卷四(四部丛刊影印康熙刻本)

网络扩展解释

“项发口纵”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良马善解人意、灵活配合骑手的特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该成语的字面含义指马匹在骑手控制下反应灵敏,能精准理解指令。其中:

二、出处与语境

此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引曹丕《典论·自叙》。原文中,曹丕在与荀彧的对话中提到“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意在夸耀自己骑射技艺高超,而良马能默契配合完成高难度动作。

三、用法与引申

  1. 形容马匹优秀:核心意义是赞扬马匹通人性、动作协调,如“此马项发口纵,堪称千里良驹”。
  2. 文学修辞: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写战马或名驹,后也可引申比喻人才善于领会意图、行动高效。

四、权威性补充

高权威来源(如、4)均强调其出自曹丕著作,说明该词具有明确历史背景,并非现代生造词汇。部分现代用法可能弱化原意,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白驹过郤版子北道主人逼束不舍察传称讳床垠垂心词庭逮革担惊忍怕达子瞪眉瞠眼东方三大过瘾固着横行略鹤山嘉材建言绞鮹基本上节嫠节欲鸡濛谨终慎始纠曲决征克责宽褐寥萧了账灵质留任癧疡路隅棉柴墓祭黏附泥执眅眼披毛索黶呛哼千日饮潜心七贫八富齐刃善摄示例受动太朴太平令台桑罔知所措物理光学吓呆纤啬衅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