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授室的意思、授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授室的解释

[get married] 娶妻

详细解释

本谓把家事交给新妇。语本《礼记·郊特牲》:“舅姑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授之室也。” 孔颖达 疏:“舅姑从宾阶而下,妇从主阶而降,是示授室与妇之义也。”后以“授室”指娶妻。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此儿长大,鄙意欲早为授室。” 明 归有光 《赵汝渊墓志铭》:“授室於 崑山 真义里 朱氏 。” 清 朱仕琇 《太学生陈君墓志铭》:“资其孤孙读书,并为授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授室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的特殊用语,其核心含义包含两方面:一是指为子嗣安排婚姻、分配家业,二是指家族传承中的重要仪典。《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为子娶妇,分授家室"的宗法行为。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授"字本义为传递、交付,"室"原指居所,后引申为家业或配偶。二字组合后形成复合词,最早见于《礼记·郊特牲》记载的"舅姑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授之室也",指代公婆将家庭管理权移交新妇的礼仪程序。

在具体应用中,授室具有双重维度:

  1. 婚姻缔结功能:明清时期《朱子家礼》规定,男子成年后需通过"问名、纳吉、亲迎"等程序完成授室,标志其获得组建家庭的资格。
  2. 财产传承机制:据《古代家庭财产继承法研究》考据,宋代家训中"授室"常与"析产"并提,指父辈将房产、田契等实质性资产授予已婚子嗣。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虽已鲜用,但作为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术语,仍常见于家谱学、法制史等学术领域。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万氏族谱》便记载有"年二十而冠,冠而授室"的家族规约,印证了该制度的历史实践形态。

网络扩展解释

“授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词源与礼仪背景


3.后世用法与文学例证


4.现代理解


“授室”从具体礼仪发展为泛指娶妻,反映了古代家族权力交接的象征意义,并在后世文学中成为婚姻的雅称。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礼记》原文或历代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白亲葆真辈类边靡陈策吃紧刺史州忖恻胆大心小道箓道士坠驴动态斗趣儿兜拕放淤附集纲纪四方贯变古时合抱红带子昏胀活该贾帆嘉悯贱躯机化近东讥诎居心具狱阔绝梁窦柳性隆敬罗纹炉熏谩歌内症能迩罢马迁军湫仄扰攘认生入钹汝曹如花似朵臊声上下班缮写少而精盛名难副束上起下私兵酸辣辣脱膊微忱宪件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