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的意思、本纪的详细解释
本纪的解释
[Benji] 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史记》索隐)
《项羽本纪》
详细解释
(1).根本纲纪。《管子·问》:“凡立朝廷,问有本纪。” 尹知章 注:“所问之事,必有根本纲纪。”
(2).始末原委。《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愿明府勿以 仲父 之言假於小草,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
(3).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史记·太史公自序》:“作《五帝本纪》第一。”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及 司马迁 之著《史记》也,又列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后世因之,守而勿失。”《史记·五帝本纪》 唐 张守节 题解:“ 裴松之 《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本者,繫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繫之年月,名之曰纪。”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各史例目异同》:“古有《禹本纪》、《尚书》、《世纪》等书, 迁 用其体,以述帝王。”
词语分解
- 本的解释 本 ě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 原来:本来。本领。
- 纪的解释 纪 (紀) ì 记载:纪年。 * 。纪行(妌 )。纪实。纪念。纪传(刵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纪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
网络扩展解释
“本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用于记载帝王生平事迹的专用体例,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本纪”是纪传体史书(如《史记》)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记载帝王的言行政绩,按年月顺序编排重大历史事件。该体例由司马迁首创,名称源于“本其事而记之”,同时取“纲纪”之意,强调为后世提供治国准则。
二、功能与特点
-
结构地位
本纪通常位于史书最前端,作为全书总纲,统领世家、列传等其他体例内容。例如《史记》以十二本纪为框架,串联起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脉络。
-
内容特征
- 以帝王为核心,但存在例外:如《吕太后本纪》记载未称帝的吕雉,《项羽本纪》记录未正式称帝的项羽,体现史家对实际权力者的重视。
- 采用编年体形式,按时间顺序梳理重大事件。
三、延伸含义
在非史学语境中,“本纪”亦可指代根本纲纪,如《管子·问》中“凡立朝廷,问有本纪”,强调治国的基本原则。
四、典型示例
-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颛顼等上古帝王。
- 《史记·高祖本纪》: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传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史书中的本纪内容,可参考《史记》等原始文献或权威历史解析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本纪》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多重含义。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示,共有6画。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的时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汇。
在繁体字中,本纪的写法是「本紀」,字形略有不同,但仍保留了原始的词义。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但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的一些痕迹。然而,这些古代的写法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例句,演示如何在句子中使用《本纪》:
《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历史事件的本纪。
与《本纪》相关的组词有:编纂、编年史、历史学、记载等。它们都涉及到记录历史事件或编写历史文献的概念。
与《本纪》意义相近的词包括:纪实、记述、记载、史料等。它们都有记录或描述历史事件的含义。
与《本纪》意义相反的词可能是:虚构、编造、捏造等。这些词都表示与事实不符或缺乏真实性。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