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貌象的意思、貌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貌象的解释

亦作“ 貌像 ”。形象;相貌。《庄子·达生》:“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按,《列子·黄帝》“象”作“像”。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高宗幸太学》:“ 高宗 祇謁先圣……视貌像翼翼钦慕。”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鬼神》:“光中见三仙,冠服貌像,隐隐可辨。” 柳亚子 《鲁游杂诗》:“ 铁公祠 畔又停舟,尚有庄严貌象留。”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貌象”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貌象”同“貌像”,指形象或相貌,常用于描述人或物的外在形态特征。例如《庄子·达生》中“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即通过“貌象”强调有形有声的具体事物。

二、文献用例

  1. 古代典籍:宋代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提到“视貌像翼翼钦慕”,形容对先圣容貌的敬仰。
  2. 近现代文学:柳亚子在《鲁游杂诗》中运用该词,延续了其书面语色彩。

三、字义分解

四、使用特点 该词属于书面用语,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口语中更常用“相貌”“外貌”等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貌象

貌象(mào xiàng)一词可以指一个事物的外表、形象或样貌。其拆分部首为豸(zhì)和象(xiàng),部首“豸”可以找到其汉字所在的部首索引位置为第465位,而部首“象”可以找到其汉字所在的部首索引位置为第152位。貌象的总笔画数为12个。

来源和繁体

貌象一词起源于古代汉字。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貌象的写法为「貌相」,两个字形非常相似,都是由5个笔画组成。在繁体字中,貌象依然保留着「貌相」的写法,只是字形稍有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貌象的字形为「貌相」。它们的结构和现代写法基本相同,只是稍有细微的变化。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在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变革,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范字形。

例句

1. 他的貌象给人一种成熟而稳重的印象。

2. 她的貌象与她内心的善良和温柔相一致。

3. 这幅画非常逼真地描绘了猫咪的貌象。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貌似(mào sì)、貌合神离(mào hé shén lí)。

近义词:外貌、面貌。

反义词:本质、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