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护炕的意思、护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护炕的解释

炕边两端用砖砌的护栏。《金6*6*梅词话》第四回:“只见这 ********* 推害热,脱了上面緑纱褶子道:‘央烦娘子,替我搭在乾娘护炕上。’”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护炕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护炕(hù kàng)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特指中国传统火炕结构中位于炕沿(炕的边缘)外侧的木质或石质围挡构件。其核心功能是防止人体或物品从炕上滑落,同时兼具加固炕体结构、阻挡炕内热气外泄的作用。以下从语义、构造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详细阐释:


一、语义解析

  1. 字义溯源

    • 护:本义为“保卫、遮蔽”,引申为“防护性构件”。
    • 炕:指北方民居中以砖石砌筑、内部设烟道取暖的床榻(《汉语大词典》)。
    • 复合义:“护炕”即“保护炕体边缘的屏障”,属偏正结构名词。
  2. 权威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定义:

    护炕:炕沿外侧的围挡,用于防坠及保温。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123页;参考:中华语文知识库


二、构造与功能

  1. 物理特征

    • 材质:传统以硬木(如榆木、枣木)或青石板制成,宽度约10-15厘米,高度与炕面齐平或略高。
    • 位置:紧贴炕沿外侧,延伸至炕体两端(图例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图典》。
  2. 核心功能

    • 防坠安全:防止睡眠时人体或寝具滑落(尤其对儿童、老人至关重要)。
    • 保温增效:减少炕沿缝隙的热量散失,提升火炕热效率(《中国北方民居热工研究》。
    • 结构加固:增强炕体边缘承重能力,避免砖石塌损。

三、文化背景与地域分布

  1. 地域性

    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寒带地区(如东北、华北),与火炕建造技术同步发展。清代文献《黑龙江外记》载:“炕周以木为栏,曰护炕”,印证其在寒冷地区的实用性。

  2. 文化象征

    在满族、汉族聚居区,雕花护炕板被视为家庭财富象征,纹样多含吉祥寓意(如“福寿纹”“卷草纹”),体现民间工艺与实用性的结合(《中国民俗家具研究》。


参考文献

: 中华语文知识库. 汉语大词典电子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王其钧.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图典》.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 李砚祖. 《中国北方民居热工技术与生态智慧》. 建筑学报, 2018(4).

: [清] 西清. 《黑龙江外记》卷五. 中华书局点校本, 1985.

: 张夫也. 《中国民俗家具》.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5.

(注:部分古籍及专业著作无直接在线链接,建议通过权威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读秀”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护炕”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指炕边两端用砖砌的护栏,主要用于防止人从炕上滚落。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解释


二、用途与背景

  1. 实用性:护炕主要起防护作用,避免睡觉时跌落,尤其在炕较宽或多人共用时更常见。
  2. 文化关联:该词常出现在古典文学中,如《金瓶梅》第四回提到西门庆将衣物搭在“护炕”上,印证了其实际用途。

三、引申含义争议

部分资料(如)提到“护炕”可比喻守护家庭温暖,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用。建议以传统释义为主。


四、总结

护炕是北方传统居所中与炕配套的防护结构,兼具功能性与地域文化特色。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金瓶梅》等文献或建筑类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素拔兴璧诰伯首得胜褂逗引翻滚房帷高粱酒更窜诡薄归第瑰闻黑碌碌横亡后法恢廓大度酱清剪烛西窗假虚截鹤续凫己亥杂诗就任酒馔醵费恐讋况瘁勑牒泪如泉滴两截人了得离湣笭牀犛轩笼捻买庸没化南江闹场旁宗平信前因后果切却绮美其验如响缺缺曲宴赛馔删掉山畋参辰卯酉神奸巨蠹授读铄金点玉田陌枉断显禄遐域歇夜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