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冬灌的意思、冬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冬灌的解释

[winter irrigation] 对土地的冬季灌溉,旨在使土壤含有大量水分,防止春旱

详细解释

北方秋播地或冬闲地在冬季进行灌溉,以防春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冬灌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传统农事活动,特指在冬季对农田进行灌溉的技术措施。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其核心含义为“在冬季向土壤灌水,以保持墒情、预防春旱”。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1. 实施时间与条件

    冬灌通常在初冬土壤未完全冻结时进行,具体时间因地域而异。北方地区多集中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需选择日均气温3℃左右的晴暖天气,避免低温结冰损害作物根系。

  2. 核心作用机制

    该技术通过水分入渗形成土壤蓄水库,可提高地温2-3℃,防止越冬作物冻害。同时能促进有机质分解,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据农业农村部实验数据,合理冬灌可使小麦增产8%-15%。

  3. 适用作物与区域

    主要应用于我国北方冬小麦种植区及果园越冬管理,尤其对黄淮海平原、关中平原等半干旱地区具有显著保墒效果。《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手册》(2023年版)指出,冬灌面积约占全国耕地冬季管理面积的37%。

  4. 技术规范要点

    包括“昼消夜冻”灌水原则、每亩30-40立方米的定额控制,以及沙壤土优先实施等细则。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显示,遵循技术规范的冬灌地块较未灌地块土壤含水率提高19.2%。

网络扩展解释

冬灌是农业领域的重要措施,指在冬季对农田或果园进行灌溉,主要目的是为土壤储存水分,防止春季干旱,同时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冬灌即冬季灌溉,北方地区常用于秋播地或冬闲地,通过人工引水使土壤在冬季保持湿润。其核心目的是利用冬季水源相对充足的条件,提前为来年春季播种或作物返青储备水分。

二、主要作用

  1. 蓄水保墒
    冬灌后土壤表层因冻融作用形成1-2厘米厚的假团粒结构,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储水能力。
  2. 疏松土壤
    未秋翻的土地经冬灌后,水分冻结膨胀再消融,可使地表疏松,改善土壤透气性;已秋翻的土地则能加速有机质分解,提升肥力。
  3. 减轻病虫害
    灌溉水可将表层虫卵冲入冰层冻死,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例如,冬灌地块的小麦秆黑粉病发病率可减少约4%。
  4. 保障作物越冬
    对果树而言,冬灌能防止根系因生理失水导致的干冻,增强抗寒能力,确保安全越冬。

三、适用场景

四、实施要点

通过以上措施,冬灌不仅缓解春旱压力,还能优化土壤环境,为农作物和果树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别人正在浏览...

白纱帽白羊车把薪助火八演闭壁别裔鄙啬必要劳动成福称栩出挡撮录大壮雕鸭堆豗堕云雾中脯酱浮音干焦高粱蚜篙师龟币汇映毁誉皛旷激辞掎汩金钗换酒缉宁拒人千里亢节硜鄙奎章来扇馆离沮灵辉留牧陇右龙圆率薄忙古歹囊扑牛顿第三定律浓酾贫妾前房后继俏成俏败群轻折轴竦擢坦涂桃花夫人条条框框渟潦偷禄危急存亡之秋香孩儿营缃简乡用谢敬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