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规錮 ”。谓划定区域,加以封禁。 汉 陆贾 《新语·至德》:“ 鲁庄公 一年之中,以三时兴筑作之役。规固山林草泽之利,与民争田渔薪菜之饶。”《后汉书·隗嚣传》:“﹝ 王莽 ﹞规錮山泽,夺民本业。” 李贤 注:“ 莽 制,名山大泽不得採取。”《宋书·孝武帝纪》:“百姓劳弊,傜赋尚繁……其江海田池公家规固者,详所开弛。”
“规固”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进行区分:
指划定特定区域并实施封禁管理,常见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政令记载:
部分现代辞书收录了「稳定固定、不易动摇」的引申义项:
注:词义辨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汉语词典》相关条目。
《规固》是一个汉字词,其意思是指依照一定的规范或准则加以约束和固定。
《规固》这个字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纟)和⼀(一)。它由9个笔画构成。
《规固》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典故可考。它被自古以来广泛使用。
《规固》这个字的繁体形式为「規固」。
在古代,「规固」这个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具体而言,第一个字「规」写作「規」,第二个字「固」写作「固」。古代字形多样,随着时间的演变,部分字形发生了变化。
1. 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样可以维护交通的规固。
2. 在学术领域,我们应该遵循科学方法和规范,以确保研究结果的规固。
组词:
规范、规则、固定、固守、固执
近义词:
巩固、坚定、稳固、统一、统计
反义词:
宽松、善变、不固、柔软、灵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