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书。按,通“ 案 ”。 唐 白居易 《征秋税毕题郡南亭》诗:“按牘既简少,池馆亦清闲。”一本作“ 案牘 ”。
“按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按牍”指文书、公文,其中“按”通“案”,即“案牍”的异体写法。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唐代白居易《征秋税毕题郡南亭》中“按牘既简少,池馆亦清闲”,这里的“按牍”即指处理公务的文书。
单字拆分
“按牍”主要用于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例如白居易的诗句,通过“按牍简少”形容公务清闲的状态。现代汉语中更常用“案牍”一词,如成语“案牍劳形”。
如需进一步了解“牍”的演变或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
《按牍》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àn dú,意为按着干部下放下来的办事牍状办理。该词可以被拆分为“手”和“牛”,两个部首。
《按牍》的部首为“手”和“牛”,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它的总计有10划。
《按牍》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古代,形容官员按照上级指示所写的牍状文书,用于办理各种事务。
对应的繁体字为「按牘」。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不尽相同。穿越时空,我们看到的是古代汉字,例如:「按牍」。
1. 我按牍完成了我上级分配的任务。
2. 这份按牍是要交给办公室的。
组词:按时、牍状、按部就班
近义词:按照、遵循
反义词:违背、不顺从
包银别才毕罗裁兵辰时尺板斗食丑言初末徂兹单摆单寒访戴风驰草靡扶娄句芒逛膀子鬼风疙瘩估税火经祸鸟嘉好奬藉竞度鸡豚之息纪甗积重不返苦身焦思剌搭老伴老娘亲灵盘旁注朋娅撇古披霄决汉乞鞫穹元秋禾泉金散坏三邪善贾山险盛平沈吟折讼仕官势如破竹首铠寿世疏妄汤饼汤匙土箸畏栗文轸五瘟使无原宵魄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