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估税的意思、估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估税的解释

古代的一种市场税。《晋书·甘卓传》:“ 卓 外柔内刚,为政简惠,善於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估税是中国古代对商品交易征收的一种商业税,核心特征为按商品价值估算征税,属于从价税范畴。其具体含义与历史背景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官府对市场交易商品(如货物、牲畜、田宅等)进行估价,按估算价值的一定比例征收税款。源于汉代“市租”,东晋时正式确立“估税”制度,对买卖双方各征4%(共8%)的交易税,南朝沿袭此制。

二、历史制度特点

  1. 课税对象:主要针对大宗商品交易,如《晋书》记载“货卖奴婢、马牛、田宅,立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
  2. 征收方式:
    • 散估:小额交易不立契约,按交易值征收4%。
    • 文券估:立有官方契据的大额交易,买卖双方各纳4%(合计8%)。
  3. 功能演变:南朝宋齐时期成为重要财政来源,唐代后逐渐并入“市税”“牙税”等范畴。

三、现代关联

“估税”虽为古制,但其“按值计税”原理延续至今,如现代契税、增值税的计税逻辑与之有历史渊源。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估税"词条。
  2. 《中国税收制度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王志瑞著,2018年,第四章第三节。
  3. 《魏晋南北朝财政史》,中华书局,陈明光著,2015年,页112-115。

网络扩展解释

“估税”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税务术语,其含义可从古代和现代两个维度理解:

一、古代定义

估税是古代的一种市场税,属于定额税范畴。它根据课税对象的物理计量单位(如重量、数量、面积等)直接规定固定税额,而非按价值比例征收。例如,《晋书·甘卓传》记载“估税悉除,市无二价”,说明其作为商品交易税的属性。

特点:

  1. 税率固定:税额与商品价值脱钩,不受价格波动影响。
  2. 适用场景:适用于价格稳定、规格统一的大宗商品(如盐、铁)。
  3. 局限性:对价格波动大的商品可能导致税负失衡,难以保障财政收入增长。

二、现代对应概念

现代税务体系中,与估税最接近的是定额税率(固定税额)。例如:

三、词义拓展

在部分现代语境中,“估税”也被引申为税款估算行为,即通过评估财产或收入确定应纳税额,但这种用法并非主流。

“估税”核心含义指向古代定额税制,现代税务体系已演变为更精细的计税方式。需注意语境差异,避免概念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卑狭变头表谢滭浡必躬必亲残羹冷炙倡而不和澶漫澄深吃不透持家楚腻达丧等温线定害地堑都领耳聋眼黑房地産分工寡二少双祼鬯官船瑰磊贵习滚涨胶杯郊菟井遂举直错枉刊书枯笔梁雁亮直炼焦炉林塘丽气留命路遇迈出冒訽裒会浅图硗磝痊除权荣软靠如椽大笔篛篷骚搅嫂子僧腊烧地卧,炙地眠射艺事书事养霜霭填漆通池亡戟得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