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兹,现在。徂,通“ 且 ”。《书·费誓》:“嗟,人无譁,听命!徂兹 淮 夷、 徐 戎并兴,善敹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弔!”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八:“徂读为且,且,今也。言今兹 淮 夷 徐 戎并兴也。”
徂兹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徂”和“兹”二字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先秦文献,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以下是详细释义:
徂(cú)
例:《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前往东山,长久不归。)
例:《尚书·说命下》:“自河徂亳。”(从黄河到亳地。)
兹(zī)
例:《尚书·盘庚上》:“兹予大享于先王。”(现在我要隆重祭祀先王。)
例:《吕氏春秋·任地》:“今兹美禾,来兹美麦。”(今年稻禾丰美,明年麦子丰美。)
徂兹为时间副词,表示“至今”“迄今”或“从过去到现在”,强调时间跨度。
典籍用例:
《诗经·鲁颂·閟宫》:
“奄有下国,俾民稼穑……徂兹淮夷,来献其琛。”
(释义:统辖诸侯国,教民耕种……至今淮夷部落仍来进献珍宝。)
此处“徂兹”指“从过去到现在”,强调淮夷臣服的持续性。
《尚书·周书·多方》:
“天惟时求民主……罔堪顾之,徂兹多方。”
(释义:上天曾寻求为民之主……无人能顾念百姓,至今多方诸侯仍如此。)
“徂兹”表状态延续至当下。
多见于西周至战国文献,汉代后逐渐少用,具鲜明的时代性。
“徂”释为“往;到”,“兹”释为“此;现在”,复合词“徂兹”标注为“至今”。
“徂兹”词条引《诗经》《尚书》例证,释义为“迄今”。
“徂”强调时间迁移,“兹”指当下,复合后表时间延续。
《閟宫》“徂兹淮夷”句注疏引郑玄笺:“徂,往;兹,此。谓至今犹服。”
“徂兹”属文言遗存词,现代汉语已不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仿古文体。理解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脱离历史背景直译。
“徂兹”一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需结合文献语境和学术观点综合理解:
表示“积极进取”的成语含义
源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徂兹以长为驱”,意为通过持续努力驱动自己前进。该用法强调在追求目标时应保持不懈怠的态度,常被引申为鼓励他人勇往直前的励志表达。
表示“现在、今兹”的普通词义
见于《尚书·费誓》和王引之《经传释词》的注释,其中“徂”通假“且”,意为“当前、此时”。例如原文“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即指“现今淮夷和徐戎同时起兵”。这一解释在训诂学中更偏向字面含义,与时间相关。
注意:两种解释的差异源于不同文献的语境。若用于古文阅读,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若用于现代语境,则更常见第一种引申含义。
安然无事坂田笾铏彪耀壁拆毕协参量残亡车照吃青崇宠筹议吹手雌答綷粲大国赕物刁风东邻西舍东岳多言或中烦城革审官报私仇观感顾国骇殚疆垣僭元矫称噍骂脊梁骨剧曹崃山良愈灵巧螺丝拐路蹊滤尘器呸抢朋齿平巷千里送鹅毛清漪厹由拳捷热轧驲丞善佞神粹使心别气斯巴达克同盟颂酒汰减土阜咼氏香薰薰衔戢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