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鸮的别名。《埤雅·释鸟》:“鴞大如斑鳩,緑色,所鸣其民有祸。《证俗》云:‘鴞,祸鸟也,今谓之画鸟,盖声之误也。’《草木疏》曰:‘恶声之鸟也,入人家凶, 贾谊 所赋鵩鸟是也。’”
“祸鸟”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既指代特定鸟类,也作为比喻性成语使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代鸮类鸟
“祸鸟”是古代对鸮(猫头鹰的一种)的别称,因其鸣叫声被认为预示灾祸。例如《埤雅·释鸟》记载:“鴞大如斑鳩,緑色,所鸣其民有祸。”
比喻义
作为成语,比喻带来灾祸的人或事物,常用于形容招致不幸的个体或现象。
鸮的特征为绿色羽毛、体型类似斑鸠,其叫声被认为不祥(《草木疏》称“恶声之鸟”)。
祸鸟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含义:
1. 比喻带来灾祸或不幸的人或事物。
2. 指善恶难分、将带来不幸的预兆。
祸鸟这个词由“祸”和“鸟”两个部首组成,笔画分别为祸(8画)和鸟(8画)。
祸鸟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民俗传统的观念。
祸鳥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祸鸟一词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这取决于具体的历史时期和文献。
1. 他是个祸鸟,每次他出现,事情就会变得糟糕。
2. 这个不吉利的预兆如同一只祸鸟盘旋在我的头顶。
1. 祸害:指给人们带来灾难或不幸的事物。
2. 祸乱:形容一片混乱、不安宁的状态。
不祥、厄运、灾星。
吉鸟:指带来吉祥、幸运的人或事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