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护岸林的意思、护岸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护岸林的解释

沿渠道和河流两岸栽种的防护林。可以预防水流对河岸的冲刷、破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护岸林是指为保护河岸、湖岸、海岸、水库岸坡等免受水流冲刷、风浪侵蚀和崩塌而专门营造的人工林或天然林带。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林木发达的根系固持土壤、减缓水流速度、削弱波浪冲击力、过滤泥沙,从而稳定岸坡、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堤岸安全,并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核心定义与功能: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护岸林”属于林业专业术语,指“在河流、湖泊、水库、海岸等岸边营造的,用以防止岸坡被水冲刷的防护林”。其核心作用在于利用林木的根系网络固结土壤,地上部分则通过枝叶阻挡和分散水流、风浪的能量,减少对岸坡的直接侵蚀。

生态功能详解: 护岸林通过多重机制发挥防护效益:

  1. 根系固土:林木根系深入土层,形成网状结构,显著增强岸坡土壤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崩塌风险。
  2. 消浪缓流:林带可有效降低风速和波浪高度,削弱水流对岸坡的冲刷力。
  3. 拦沙滤淤: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层能拦截随水流冲刷而来的泥沙,促进淤积,保护岸基。
  4. 生态屏障:作为水陆交错带的生态屏障,护岸林还能净化水质、涵养水源、提供生物栖息地,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参考《中国林业百科全书:森林生态卷》)。

典型种植区域: 护岸林主要分布于易受水力侵蚀的岸线区域,如: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中国林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林业百科全书:森林生态卷》.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3. 王礼先, 朱金兆 主编. 《水土保持学》(第3版).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2. (涵盖护岸林功能与设计)
  4. 国家林业局. 《林业术语》国家标准(GB/T 18337.3-2001). (提供标准化定义分类)

网络扩展解释

护岸林是指沿河流、渠道等水域两岸人工栽种的防护林,主要用于防止水流冲刷、保护岸堤稳定。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核心功能
    通过树木根系固结土壤,减少水流对岸坡的侵蚀破坏。这种防护作用对防洪、保持水土有重要意义。

  2. 树种选择
    常见树种为速生杨,因其生长快、根系发达,能快速形成防护屏障,同时具备经济价值(如造纸原料)。

  3.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灌溉渠道两侧等易受水流冲击的区域,形成连续的绿色防护带。

  4. 生态意义
    除了护岸功能,还能改善局部小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兼具生态修复作用。

需注意的是,护岸林若管理不当(如过度砍伐)可能导致防护功能失效,如提到的郑州速生杨被滥伐案例。实际应用中需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

别人正在浏览...

鳌峰班傅邦士边阃草苴长眄成丹鸱夷子待潮戴南噉噬点鬼地棘天荆斗门恶衣薄食贩夫贩妇概用工业化国之干城话机化土魂旛葭灰甲流僭位羁鸟库帑阆山老调重弹利巴另册黎山里士六面印六属漫兴没漂没查利辗顾拗转被甲执锐萍身前图讫録邛崃坂憩休攘畧丧制三贞山不转路转山国烧瓷声烈属籍蜀轸抟换瓦缶哇俚无存济祥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