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葭灰的意思、葭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葭灰的解释

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 宋 苏轼 《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伏以候气葭灰,喜律筒之已应。”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宗涤楼观察诗》:“如此江山入泝洄,顿从黍谷动葭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葭灰”是古代中国用于气候占测的特殊物质,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义

“葭灰”指芦苇内膜(葭莩)烧成的灰烬。古人将这种灰置于十二律管中,通过观察灰烬的飞动来判定节气变化。例如《后汉书·律历志》记载,当特定节气到来时,对应律管中的葭灰会受地气上升影响而飞扬。

二、历史应用

  1. 候气法原理
    在密闭房间内设置三层结构,按方位摆放十二律管,管内放置葭灰。当节气转换时,地气上升会使对应律管中的灰烬散动,以此判断节气是否应验。

  2. 文献记载
    宋代苏轼《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有“候气葭灰,喜律筒之已应”的描述,清代《幼学琼林》也记载“冬至到而葭灰飞”,说明该习俗沿用千年。

三、特殊说明

个别低权威资料(如)提及“比喻贫穷”的引申义,但主流文献均未采用此解释,建议以气候占测的核心含义为准。

如需查看完整古籍记载,可参考《后汉书·律历志》或《幼学琼林》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葭灰》

《葭灰》(jiā huī)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稻草和灰烬************。葭指稻草,灰指烧掉的物质。葭灰常用来指代烟灰或者坟墓中的灰烬。

拆分部首和笔画

《葭灰》这个词汇的部首是“艹”和“火”,部首“艹”表示这个词与植物相关,部首“火”表示与火有关。这个词共有15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葭灰》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车辖》( "葭之葭,灰之灰")一篇中,描述了草和积灰的形象。在现代汉字中,繁体字为「葭灰」。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并不总是与现代一致。根据古籍《康熙字典》,《葭灰》的古字写法为「葭灰纟」。其中「纟」表示与线有关。

例句

1. 他将烟草碎成葭灰。

2. 墓地中葭灰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葭草、灰烬、灰烟

近义词:草灰、灰渣、烟灰、火灰

反义词:鲜花、绿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