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官员束腰的黄色大带。 汉 刘向 《说苑·辨物》:“於是乃备黄冕,带黄绅,斋于中宫。”
“黄绅”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黄绅”指古代官员束腰的黄色大带,属于服饰制度的一部分,象征身份与等级。该词由“黄”(颜色)和“绅”(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组合而成,特指官员礼服中的黄色腰带。
最早见于汉代刘向《说苑·辨物》:“於是乃备黄冕,带黄绅,斋于中宫。”。此句描述了古代礼仪场合中,官员佩戴黄色冠冕和腰带的庄重场景,表明“黄绅”与礼制密切相关。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或历史服饰考证领域。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服饰制度,可参考《说苑》《汉官仪》等文献。
《黄绅》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代一种古代文人的标志,用来代表高贵、有学问的人。该词常与古代士人相关,意为戴在头上的黄色绦子,是身份的象征。
《黄绅》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黄」和「绅」。其中,「黄」的部首是「黑」,它由9个笔画组成;「绅」的部首是「纟」,它由7个笔画组成。
《黄绅》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在古代,作为文人的象征,穿着黄绅的人被视为学问高深、品质高尚。繁体字“黃紳”是《黄绅》的另一种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黄绅」的字形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然而,它仍然保留了「黄」和「绅」的基本形状,以传达相同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使用「黄绅」的例句:
1. 他戴着黄绅,一副学问深厚的样子。
2. 在古代,黄绅是文人身份的象征。
3. 那位学者冠冕堂皇,身上佩戴着美丽的黄绅。
以下是一些与「黄绅」相关的词语:
组词:黄袍加身、士绅、文人墨客、高贵、学问。
近义词:儒者、士子、读书人。
反义词:庸俗、糊涂、无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