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erconduct] 无阻力地传导电流
超导[电]是指导体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为零,且具备完全抗磁性的物理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核心定义
超导[电]指某些材料在临界温度(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时,电阻完全消失,电流可无损耗传导的现象。这一特性由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于1911年首次在汞中发现。
2. 主要特征
3. 物理机制
超导现象与库珀对的形成有关:电子在低温下通过晶格振动形成配对,从而避免能量散射,实现无阻流动。传统超导需接近绝对零度(如汞的临界温度4.2K),而高温超导材料(如铜氧化物)可在更高温度下实现超导。
4. 应用领域
超导技术可用于:
示例:超导磁悬浮列车利用超导体的抗磁性实现悬浮,减少摩擦,提升运行效率。
如需更深入的技术细节或最新研究进展,可参考物理学期刊或专业科普资料。
超导[电]是指超导电性的简称,是指某些物质在极低温度下,电阻突然消失,电流可以无阻碍地通过的现象。
超导[电]的部首是电,共有4个笔画。
超导[电]一词的来源是由“超导”和“电”两个词组合而成。
在繁体中,超导[电]的字形保持不变。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相比有所不同,因此并没有超导[电]这个具体词汇的古代写法。
1. 这种材料在低温下能够实现超导[电],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2. 超导[电]技术的发展对电力传输和储存产生了深远影响。
超导材料、超导电流、超导体、超导性等。
无阻抗电导、零电阻电导等。
电阻、非超导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