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本《诗·豳风·鸱鸮》:“鴟鴞鴟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后以“毁室”喻国家残破。《旧唐书·哀帝纪》:“虽萧屏之臣扼腕,巖廊之辅痛心,空衔毁室之悲,寧救丧邦之祸?”
“毁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维度解析:
词源与出处
源自《诗经·豳风·鸱鸮》中的诗句:“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原指鸱鸮(猫头鹰)毁坏巢穴,后演化为比喻国家遭受破坏、陷入残破的境地。
本义与引申义
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带有强烈的悲怆色彩,如“毁室之悲”“丧邦之祸”等搭配,常见于描述王朝覆灭、战乱动荡等宏大叙事场景。
“毁室”从具体的破坏行为引申为对国家命运的隐喻,属于典型的典故化词汇,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深层含义。
「毁室」是指破坏居室、房间或房屋的意思。这个词是由「毁」和「室」两个字组成。其中,「室」是由「宀」(官字旁)构成的偏旁,表示与房屋、居室相关;「毁」字的拆分部首为「殳」,意味着破坏、摧毁。根据笔画顺序,「毁室」的总笔画数为10笔。
「毁室」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献和文化中的描述。在古时候,许多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战乱、战争和破坏的描写,而「毁室」这个词便是描述被战火或其他原因摧毁的房屋。
在繁体字中,「毀室」是「毁室」的繁体写法。在繁体字中,「毀」字的部首为「殳」,与「毁」字的拆分部首相同,表示破坏。而「室」的结构和简体字中的一样。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毁室」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古代的书法风格常常有一些变化和变异。然而,总体来说,「毁室」的基本结构、笔画和拆分部首与现代写法相似。
例句:
1. 在战火中,无数的房屋被毁室。
2. 他因为愤怒毁室,导致承担了巨额的修复费用。
组词:
1. 毁坏(huǐ huài)
2. 毁灭(huǐ miè)
3. 室内(shì nèi)
4. 室外(shì wài)
近义词:
拆毁、破坏、损毁、毁坏
反义词:
保护、修缮、修复、维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