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滉荡的意思、滉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滉荡的解释

(1).高远貌。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滉荡天门高,著籍朝厥妻。”

(2).摇晃,波动貌。亦指波动之水。 唐 李群玉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诗:“綵舟浮滉荡,绣轂下娉婷。”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斜日秋烟,滉荡百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滉荡”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滉”与“荡”二字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义与词源

“滉”本义指水深广而波动,如《广韵》释为“水深广貌”;“荡”则指水波摇动,如《说文解字》注“荡,水波也”。两字连用,形容水面广阔、波浪起伏的视觉动态,例如“江水滉荡,舟楫难行”。

二、引申与文学应用

在古典文学中,“滉荡”常被赋予诗意化的意境。唐代诗人李白曾以“滉漾明光连玉宇”描绘月光下水波与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象(《李白全集》卷三)。明清小说中亦用此词渲染环境氛围,如《水浒传》中“湖面滉荡,烟霭茫茫”,突显场景的苍茫感。

三、现代汉语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水面广阔而动荡的样子”,多用于书面语及诗文创作,例如“晚风掠过,湖面滉荡如绸”。

网络扩展解释

“滉荡”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uàng dàng(或huànɡ dànɡ,不同来源注音略有差异),其含义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基本释义

  1. 高远貌
    形容事物高耸、辽阔的形态。例如唐代韩愈在《南内朝贺归呈同官》中写道:“滉荡天门高,著籍朝厥妻”,此处“滉荡”描绘了天门高远的景象。

  2. 摇晃、波动貌;亦指波动之水
    多用于描述水面起伏或物体晃动的状态。如唐代李群玉的《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提到“綵舟浮滉荡”,元代刘祁《归潜志》中“滉荡百里”均指水波荡漾的景象。

二、用法与特点

若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诗词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案卫八览颁禽宝籙鞭石禀达铲灭成串螭驾床屋出治次卿村店督笞反税风吹浪打分齐福德绵旰烂高压脊輵轇跟住工业国拐脖儿管理孤撑鼓史霍索监眄奸贪酒友旄端明庶风民庭秘象磨杵作针磨化不开内服铺牀切面檠括轻荑阙少瞿父肉赘矢词试演水晶盘贪赇谈笑自若题复庭长投梭透头望浪微禄文化宫吾家龙文骁锐谢馆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