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道家的符箓。《丹经》:“説 玉皇 宝籙,三洞秘文。”
2.指传说中凤凰先后授予 黄帝 和 帝尧 的图箓。用以象征天命。 唐 杜审言 《和李夫人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禎符龙马出,宝籙凤皇传。”《宋史·乐志十五》:“宝籙降,飈游至,瑞命庆惟。”引申指皇统、皇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宝籙中兴,实资羣策。”参见“ 宝图 ”。
"宝籙(bǎo lù)"是一个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道家文化中的符箓 指道教用于驱邪祈福的神秘图文符号。这类符箓常见于道教经典,如《丹经》中提到的"玉皇宝籙",被赋予沟通神灵、护佑平安的宗教功能。
二、皇权象征
历史用例补充
该词在不同语境中可指向宗教法器、天命凭证或王朝气运,属于古代政治与宗教文化交融的典型词汇。如需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丹经》《全唐诗》等古籍。
宝籙(bǎo zhòu)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来指代古代的法术书。它是由“宝”和“籙”两个字组成。
宝籙的拆分部首是宀(mián)和⼜(shǒu),拼音分别为“宝”和“籙”。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宝籙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中国,是古人用来记录和传承法术的一种书籍形式。宝籙以纸质或竹简作为载体,记载了各种法术和咒语。
宝籙的繁体字为寶籙。
宝籙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一般为形状更加繁复的书写风格,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并且常常采用篆书或隶书的字体。
1. 他翻阅着那本记载着古代宝籙法术的书,希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 这个宝籙传承了几百年,代代相传,一直被视为家族的宝物。
组词:法术宝籙、古籙、秘籙。
近义词:法术书、魔法书。
反义词:普通书籍、百科全书。
宝塔菜碧涧羹避年泊然藏器待时赤口烧城吃瓦片充甸网村公厝衷蹬蹭二四方宾繁声烦奏封泥富侈頫眺公言豪鱼诃谯鋐鋐火头上虎头燕颔疆地绛驺简厚礁石济济洋洋金车进恩镜鼻进身之阶寄书雁局高天蹐厚地俊赏篮筐两杖鼓掳嘴民极薿薿扭造破损格搴芳峤道倾向荣贱茹苦含辛杉子圣祖申束疏户私方铁锝脱真吐气扬眉舞天诬诈闲迭销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