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宦达的意思、宦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宦达的解释

官位显达,仕途亨通。 晋 李密 《陈情事表》:“且臣少事伪朝,歷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唐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诗:“安稳 高詹事 ,兵戈久索居。时来如宦达,岁晚莫情疎。” 元 范梈 《寒食后百丈山夜坐》诗:“以閒酬宦达,将病抵心慵。” 明 王世贞 《雨后与孙兆孺小坐》诗:“宦达何知味?年衰始问身。” 清 恽敬 《南华九老会诗谱序》:“士当年少气壮,束修自进,曰:‘吾将以为天下也。’一旦宦达矣,名溢於朝,禄丰於室,又相率引去以为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宦达(huàn dá)指仕途显达,官位高升。该词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员在官场中获得成功、地位显赫的状态,兼具身份地位与社会成就的双重含义。以下从释义、语源、文化背景三方面解析:


一、基础释义

  1. 仕途显赫

    指官员晋升至高位,获得显著的政治地位与影响力。如《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官运亨通,职位显达”。

  2. 功成名就

    强调通过仕途实现个人抱负与社会价值,如《汉语大词典》注:“宦途顺利,声名显扬”。


二、语源与古籍用例

  1. 经典出处

    西晋李密《陈情表》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为典型用例,意为“原本追求官位显达,并非自诩清高”。此处“宦达”暗含对功名追求的坦率陈述。

  2. 构词解析
    • 宦:本义为官吏、仕途,《说文解字》释“仕也,从宀从臣”,指服务于宫廷。
    • 达:通显、显贵,《玉篇》注“通也,显也”,引申为地位显赫。

      二字组合强化了“通过仕途抵达显贵”的动态过程。


三、文化背景与使用场景

  1. 儒家价值观体现

    古代“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使“宦达”成为士人阶层的人生目标,如《中国历史大辞典》指出:“宦达是科举时代士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核心路径”。

  2. 社会评价的双重性
    • 正面:象征能力与机遇的结合,如《白居易集》中“宦达非我愿,帝乡不可期”的反衬表达。
    • 负面:偶含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如文人诗作中“耻竞蝇头利,无心慕宦达”的淡泊态度。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2.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326-3450-1.
  3. 萧统 编. 《文选·陈情表》. 中华书局, 1977. ISBN 978-7-101-05544-3.
  4. 郑天挺 等. 《中国历史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326-0635-5.
  5. 王水照 注评. 《白居易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325-9156-1.

网络扩展解释

“宦达”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官位显赫、仕途亨通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宦达”由“宦”(官职)和“达”(通达)组成,字面意为“官场通达”,引申为官位显耀、仕途顺利。例如:

二、出处与用法

  1. 经典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李密《陈情事表》,后频繁出现在古诗文中,如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的“时来如宦达,岁晚莫情疏”。
  2. 用法特点
    多用于描述官员晋升顺利或身居高位,常含“功名成就”之意,但也隐含对官场浮沉的感慨(如元代范梈诗句“以閒酬宦达,将病抵心慵”)。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综合释义

“宦达”不仅强调官职高低,更侧重仕途的顺遂程度。例如明代王世贞在诗中感叹“宦达何知味?年衰始问身”,反映了对宦海沉浮的复杂情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文引用或历史背景,可参考《陈情表》原文及杜甫、范梈等诗人的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迸萤本位辩类荜门蓬户薄业超特车辙马迹钏子出头耽酒大献攧扑杜邮之戮分了扶筋改换门庭葛洪乖人关市瑰货归土过词汉语胡弄煎憹尖鋭贱位津润决定性拘集肯心苦诤联蝉緑蛇名族纳礼南楼难以忘怀赔赃骈赘飘飘摇摇欠负牵萦青鹘琼彩穷泽秋胡妇任抓掀三尺上江诗舫施钩史遗唐伯虎天随通贼亡国渥绛象口象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