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碌碌的意思、滑碌碌的详细解释
滑碌碌的解释
形容光滑。比喻通畅。《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岂知人有百算,天只有一算。你心下想得滑碌碌的一条路,天未必随你走哩。”
词语分解
- 滑的解释 滑 á 光溜,不粗涩:滑溜。光滑。滑润。滑利。 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滑冰。滑雪。滑行。滑翔。滑梯。滑坡。 狡诈,不诚实:滑头。狡滑。滑头滑脑。 姓。 涩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碌碌的解释 ∶多石头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平庸无能碌碌庸才 ∶忙碌,有许多事要做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红楼梦》 ∶车转滚动声详细解释.多石貌。《汉官仪》卷下引 汉 马
专业解析
"滑碌碌"是一个具有口语化和方言色彩的汉语形容词,主要用来形容物体表面非常光滑,以至于容易打滑或滚动的状态。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
核心语义:光滑且易滑动/滚动
- "滑":指物体表面摩擦小,不粗糙,容易滑动或失去抓地力。
- "碌碌":作为叠音后缀(ABB式),起到增强描绘性和生动化的作用。它本身带有"滚动"或"圆转"的意象(如"骨碌碌"形容转动),在这里与"滑"结合,不仅强调了光滑的程度(非常滑),还隐含了这种光滑可能导致物体不稳定、容易滑动甚至滚动的动态感觉。它让描述更形象,仿佛能感受到物体在光滑表面上的那种不稳定的滑动感。
-
典型使用场景:
- 形容湿滑的地面:例如刚拖过的地板、雨后泥泞的小路、结冰的路面("地上滑碌碌的,小心别摔跤")。
- 形容表面光滑的物体:例如沾了油的石头、剥了壳的熟鸡蛋、某些光滑的金属或塑料表面("这鹅卵石被水冲得滑碌碌的")。
- 形容身体部位或皮肤:有时也用于形容皮肤非常光滑(带有一点俏皮或口语化的色彩)。
-
语言风格与地域性:
- 口语化强:"滑碌碌"不是一个非常正式的书面词汇,更常见于日常口语表达中。
- 方言色彩:这种ABB式的形容词结构在北方方言中尤为常见和活跃,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 生动形象:通过叠音后缀"碌碌",比单说"很滑"或"光滑"更能传达出那种具体的、略带动态的滑腻感。
"滑碌碌"是一个生动形象的形容词,核心意思是极其光滑,光滑到容易打滑、站不稳或容易滚动的程度。它通过叠音后缀"碌碌"增强了描绘性和口语化色彩,常用于描述湿滑的地面、表面光滑的物体,有时也用于形容皮肤,带有一定的方言特色。
参考来源:
- 释义综合参考自《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关于"滑"及形容词ABB式构词法的相关说明。
- 方言特色及用法参考《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中华书局出版)中北方方言形容词的相关描述。
网络扩展解释
“滑碌碌”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物体表面光滑或比喻事情进展顺畅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形容物体表面光滑、滑溜的状态(如山路、石头等)。
- 比喻意义:引申为事情发展顺利、通畅,或思路清晰无阻碍。
出处与用法
-
古典文学: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原文为:“你心下想得滑碌碌的一条路,天未必随你走哩。” 这里用“滑碌碌”比喻人自以为计划周全,但实际可能事与愿违。
-
现代用法:
可用于描述物理光滑(如“山路滑碌碌的”)或抽象的通畅状态(如“思路滑碌碌”),但现代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文学或口语化表达。
例句参考
- 古典例句:
《醒世恒言》中强调“滑碌碌”暗含对主观计划的反思,提醒世事未必尽如人意。
- 现代造句:
“雨后山路变得滑碌碌的,行走需格外小心。”(来自《查字典》例句)。
相关词语
- 碌碌:单独使用时多指平庸、忙碌(如“碌碌无为”),需注意与“滑碌碌”的语义差异。
如果需要进一步探究古典用例或方言变体,可参考《汉语词典》或《醒世恒言》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半篮脚背景超逸棰损撺鼓儿存车处寸心千古恩府粉艳高翔远引狗事观榭国庠横杀侯弓后机回换假名托姓讲案讲题践形勦絶儿矫诈焦砟嶜崟酒具叩庐林坰流子鹿布麦风面粉磨兜鞬诺矩罗牝鸡晨鸣箧椟碕嶔冉冉饶侈碝磩茹薇僧自恣日傻楞楞稍天韶仪神牌事用束心遂滋体理停午弯弯扭扭为首文实蜗角鬭争瞎咕咕遐睠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