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名实。《墨子·经说下》:“有文实也,而后谓之。无文实也,则无谓也。” 孙诒让 间诂:“谓有名实,始有所谓;无名实,则无所谓。”
(2).《春秋》笔法,谓字面上贬之,而实际上褒之。《公羊传·庄公四年》“缘恩疾者可也” 汉 何休 注:“不为文实者,方讳,不得贬。” 陈立 义疏:“ 僖公 元年传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所谓文实也。”又:“旧疏云:凡为文实者,皆初以常事为罪而贬之,然后计功除过。此 齐襄 功实未足除过,故传不为文实也。”
"文实"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一、名实关系 指名称与实际的对应关系,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墨子·经说下》记载:"有文实也,而后谓之;无文实也,则无谓也",强调事物的名称必须与实际相符合。这种名实观在诸子百家学说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名家学派就特别注重名实之辩。
二、《春秋》笔法 特指史书编纂中"微言大义"的写作手法,即字面贬抑而实际褒扬的曲笔表达。《公羊传·庄公四年》何休注解中提到:"实与而文不与",例如记载诸侯擅自封地时,表面上否定其行为,实则通过特定表达方式暗示其正当性。这种"文实相异"的笔法体现了古代史官的政治智慧。
补充说明: • 在姓名学中,"文实"组合寓意智慧与真诚并存,其中"文"象征文化修养,"实"代表务实品格 •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和哲学讨论领域
以上解释综合了《墨子》《公羊传》等古籍释义,如需查阅原始文献建议参考《墨子·经说下》和《春秋公羊传注疏》。
《文实》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文化的实际;实际的文化。
《文实》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文”,右边是“实”。其中“文”是上面有两个横画的部首,表示与文字、文化有关;“实”是表示物体实际的部首。
根据《康熙字典》,《文实》的总笔画数为11画。
《文实》一词在《说文解字》中有解释,解释为“德言物貌也”,即指通过言语和物体的表象来表达和传达道德和实际的意义。
《文实》的繁体字为「文實」。
古时候《文实》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根据研究,古时候《文实》可能使用的是「文寔」或「文舎」的写法。
1.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实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2. 这部电影通过细腻的画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文实。
文化、实际、文明、实用、文笔、实践。
实际、实在、实在化。
虚文、非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