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没有武器。谓赤手空拳。《东周列国志》第十五回:“廡下预伏壮士,突然杀出,将二人砍为数段。虽有从人,身无寸铁,一时毕命。”
“身无寸铁”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指身边没有任何武器或防御工具,形容人处于赤手空拳、毫无抵抗能力的境地。例如《东周列国志》中描述“虽有从人,身无寸铁,一时毕命”,即强调毫无防备的状态。
多用于形容面对危险或对手时毫无防备或无力反抗的状态。例如:
该成语为中性词,古代多用于战争或武斗场景,现代也可用于抽象比喻(如商业竞争)。其注音为shēn wú cùn tiě,繁体写作“身無寸鐵”。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东周列国志》原文或权威词典。
《身无寸铁》是一个由五个字组成的成语,指一个人没有任何武器或防御工具。下面将介绍该成语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形式、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例句,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身无寸铁》由“身”、“无”、“寸”、“铁”四个字组成。其中,“身”字的部首为“身”,共有7画;“无”字的部首为“无”,共有4画;“寸”字的部首为 “寸”,共有3画;“铁”字的部首为“钅”,共有5画。
《身无寸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这部文章中,原文是“战车伐冑,轻身无寸铁”。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武器和防御工具的无助状态。
《身无寸铁》的繁体形式为“身無寸鐵”。在繁体字中,字形稍有差异,但意义相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可以通过研究古代篆刻和隶书来了解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具体关于《身无寸铁》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目前缺乏确切的资料。
1. 他在危急时刻毫不退缩,身无寸铁地对抗敌人。
2. 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他身无寸铁地接受了挑战。
无辜、无助、无聊、无私、无限
手无寸铁、兵无寸铁
身怀六甲、身怀兵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