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厚亡的意思、厚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厚亡的解释

亡失很多。《老子》:“知盈而持,知鋭而揣,已为不善,况盈不持而金玉满堂者乎?将多藏厚亡,莫之能守矣!” 唐 白居易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诗:“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厚亡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哲学概念,字面指“丰厚的损失”,深层含义强调过度积累反而招致更大损失,体现了道家“知足不辱”的辩证思想。其核心释义与出处如下:

一、本义解析

  1. 字义拆解

    “厚”指丰厚、众多;“亡”即失去、消亡。组合后指因拥有过多而导致更严重的损失,暗含物极必反的规律。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9卷)收录该词条,释义为“谓获取多而亡失亦多”。

  2. 哲学内涵

    源于道家对贪欲的批判,认为过度追求财富、名利会引发灾祸,如《老子》所言:“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来源:王弼注《道德经》第四十四章,阐释“厚亡”为“贪欲无厌,必遭重失”。

二、经典出处与用例

  1. 《老子》原典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此句通过反问强调:过度吝惜必致巨大耗费,丰厚囤积必致惨重损失。

    来源:中华书局《老子注译及评介》参考本。

  2. 历史文献用例

    • 北宋苏轼《赤壁赋》化用此理:“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呼应“厚亡”警示。
    • 《后汉书·折像传》载折像散尽家财时直言:“多藏厚亡,为子孙累”,体现实践应用。

      来源:《中国哲学大辞典》道家思想条目。

三、现代引申与启示

“厚亡”在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

权威参考依据: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王弼《道德经注》(中华书局校释本)
  3.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4. 《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厚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因过度积累或厚待他人而导致重大损失甚至灭亡。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厚”意为丰厚、过度,“亡”指失去、灭亡。成语整体强调过度追求财富或过度施惠反而招致灾祸,源自《老子》第四十四章“多藏必厚亡”的哲学思想。

二、出处与典故

  1. 经典出处:最早见于《老子》:“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指过分吝惜会消耗精力,过多积累财物反而导致更大损失。
  2. 文学引用:唐代白居易《闲坐看书贻诸少年》中“多取终厚亡”,用此成语警示贪婪的危害。

三、使用场景

四、延伸解读 该成语蕴含道家“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与“月满则亏”“盛极而衰”等概念相通,强调适度原则的重要性。

若需查看完整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参考《老子》相关章节及白居易诗作。

别人正在浏览...

案板昂首伸眉百龄眉寿傍边儿报春花拨乱为治陈言老套从一麤猛丁辰定身法方围功高震主贯道孤轮国成弘粹鸿纤混然一体婚生讲剑交刀桀恶羁纍矜贫救厄继述蠲罢谲辞立春邻宝离舍楼橹噜苏迈出麦奴买替膜外纳命嗯哎鸟瞰评估品目碻车气愤愤镕鍊入纂塞芦三象山栖谷隐神树时光事无常师瞤动殊死天主妥实温室效应五音士协句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