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终的意思、守终的详细解释
守终的解释
谓终身坚守不止。《国语·周语上》:“吾闻夫 犬戎 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汉 蔡邕 《陈太丘碑》:“资始既正,守终有令。”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洁皎分以守终,不逊避而苟免者,节人也。”
词语分解
- 守的解释 守 ǒ 保持,卫护: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 看管:看守。守护。 在一个地方不动:守株待兔。留守。 遵照:遵守。守法。守
- 终的解释 终 (終) ō 末了(僶 ),完了(僶 ),与“始”相对:年终。终场(末了一场)。终极。终审(*********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终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从开始到末
专业解析
“守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指向坚持到最后、保持到底的状态或行为,尤其强调在时间、承诺或某种状态上的持续性和完整性。
具体释义如下:
-
本义与核心含义:
- 守:有守护、保持、遵守、坚持之意。
- 终:指终结、结束、最后、到底。
- 守终:合起来意指守护、坚持到最终时刻或最后阶段。它强调的是一种有始有终、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的态度和行为。核心在于对初始目标、承诺、职责或状态的全程坚守。
-
常见用法与语境:
- 完成承诺或誓言:指信守诺言,履行约定,直到事情结束。例如:“他立誓守护此地,一生守终。”
- 坚持职责或岗位:指在某个职位或承担某项责任时,尽职尽责,直到任期结束或任务完成。例如:“将军奉命驻守边关,十年如一日,守终尽责。”
- 保持某种状态或品质:指将某种好的品德、习惯或状态保持到最后,不因时间或环境改变而放弃。例如:“他一生清廉,守终如一。”
- 完成某项事业或工作:指将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做完、做好,不中途放弃。例如:“这项工程历时五年,他们克服万难,终于守终完成。”
- 特指尽孝或守节至生命终结:在更传统的语境中,尤其指子女为父母守孝直到期满,或妇女守节直到生命结束(此用法在现代已较少见)。例如:“古有孝子为父母守终三年。”
-
语义重点:
- 持续性:强调行为或状态跨越了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时间段。
- 完整性:强调事情被完整地执行或实现,没有缺失或中断。
- 坚持性:强调在面对困难、诱惑或时间考验时的不动摇。
- 结果导向:最终达到或完成了预期的终点。
“守终”的核心意义在于坚持到底、有始有终。它描述了一种对目标、责任、承诺或状态的全程守护和最终完成,体现了恒心、毅力、诚信和责任感。其使用范围涵盖履行诺言、坚守职责、保持品德、完成工作等多个方面。
参考资料:
- 释义主要依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等权威辞书对“守”和“终”字义的解析及合成词惯常用法的归纳。
- 部分传统用法(如守孝、守节)参考了《辞源》(商务印书馆)等工具书的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守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终身坚守、始终如一,强调对职责或信念的持久坚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终身坚守
指对某一目标、职责或道德准则的终身坚持,不因外界变化而动摇。例如《国语·周语上》提到犬戎“守终纯固”,即强调其坚守传统品德的持久性。
- 尽职尽责
现代语境中,也可引申为工作中恪守职责、不推卸责任的态度,如“守终强调的是不懈怠、全力以赴完成本职”。
二、文献出处与演变
- 古代典籍
- 《国语·周语上》:“帅旧德而守终纯固。”
- 晋代葛洪《抱朴子》:“洁皎分以守终,不逊避而苟免者,节人也。”
均体现对品德或信念的终身坚守。
- 现代延伸
逐渐扩展至职业领域,强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如“对工作态度的一种要求”。
三、使用场景
- 传统语境:多用于描述对道德、信仰的坚持,如“守终有令”(蔡邕《陈太丘碑》)。
- 现代语境:适用于职场或学业中,形容不懈怠、不推诿的态度,例如“守终尽责”。
四、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 反义词:半途而废、虎头蛇尾。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国语》《抱朴子》等古籍,或查阅职场伦理相关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鼇丘瘢迹不独唱呼驰毫蹰躇徂风垫付地境豆藤独学发懒访恤焚琴煮鹤焚鱼黑韩王兼并交趾节导靖密绩优股苴绖决嫌举直厝枉昆布勒功雷达乐意六钧乱源螺丝拐逻逤茫洋毛蓬蓬南维撚髭破獍扑花窍门穷固虬屈壤奠濡忍舍宾折充双鱼洗太一坛讨印土戏秃友枉死卫生所巍峙五行相克浯溪笔祆庙宪行霄极笑资谢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