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瓮的意思、铁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瓮的解释

见“ 铁瓮 ”。


亦作“ 铁瓮 ”。1.坚固的瓮城。比喻强盛的国势。 唐 秦韬玉 《陈宫》诗:“金城暗逐歌声碎,铁瓮潜随舞势休。”参见“ 瓮城 ”。

(2).指 铁瓮城 , 京口 (今 江苏 镇江 ) 北固山 前的一座古城。为 三国 时 孙权 所筑。 唐 杜牧 《润州》诗之二:“城高 铁瓮 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冯集梧 注:“原注:‘ 润州 城, 孙权 筑,号为 铁瓮 。’《演繁露》:‘ 润州 城古号 铁瓮 ,人但知其取喻以坚而已,然瓮形深狭,取以喻城,似为非类。 乾道 辛卯,予过 润 , 蔡子平 置燕于 江 亭,亭据郡治前山絶顶,而顾子城雉堞缘冈,弯环四合,其中州郡诸廨在焉,圆深之形,正如卓瓮,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 元 萨都剌 《还京口》诗:“城高 铁瓮 江山壮,地接 金陵 草木凋。” 殷孟伦 朱广祁 校正引 明 陈沂 《南畿志》:“ 吴 时已自为京城,復筑子城,固以甓,号为 铁瓮 。” 清 洪昇 《过京口作》诗:“北南形胜地, 铁瓮 此坚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瓮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意象的复合词,本义指铁铸的瓮器,后演变为古代城池的专称,特指江苏镇江古城。《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坚固的瓮城”,其命名源于三国时期孙权所筑军事要塞的独特构造。

从词源学分析,“铁”象征坚不可摧,“瓮”原指陶制容器,此处借喻城池的封闭性与防御功能。宋代《嘉定镇江志》记载:“铁瓮城在丹徒县北,孙权所筑,内外皆甃以甓(砖),号铁瓮城。”元代俞希鲁《至顺镇江志》进一步说明其得名源于“城形如瓮,内外皆固”,城墙采用砖石包砌技术,形制特殊。

在文学语境中,铁瓮常作为镇江的代称。杜牧《润州》诗云“城高铁瓮横强弩”,苏轼《水龙吟》词写“云梦南州,武昌南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均以铁瓮指代镇江的军事地位与地理特征。现代考古发现,镇江古城遗址内出土的六朝时期铭文砖,印证了铁瓮城始建于公元209年的历史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铁瓮”一词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结合权威资料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坚固的瓮城
    指古代城墙中围绕城门修筑的环形防御结构,因其坚固如铁制瓮器而得名。唐代诗人秦韬玉在《陈宫》中写道:“金城暗逐歌声碎,铁瓮潜随舞势休”,以“铁瓮”比喻城池的稳固。

  2. 比喻意义:强盛的国势
    在文学作品中常借“铁瓮”象征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或政权的稳固,如上述诗句中“铁瓮”与“金城”并用,暗指国家防御体系的坚不可摧。

  3. 历史地名:铁瓮城(京口城)
    特指三国时期孙权在江苏镇江北固山前修筑的古城。据南朝《舆地志》记载,该城“周回六百三十步,内外皆固以砖壁”,因形似瓮且结构坚固得名。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迁都于此,同年发生赤壁之战,此地成为东吴重要军事据点。唐代杜牧亦有诗云:“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印证其战略地位。

补充说明
“瓮城”一般为砖石结构,但“铁瓮”并非字面意义的铁制,而是强调其难以攻破的特性。该词兼具历史地理与文学意象,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跛跨不阿愁红惨绿欻砉辞严义正倒悬之苦大雁塔读别独立黩武覆疏仡佬年广闲顾恩槐陌火长节变岁移借身报仇饥寒交切靖言庸违寖益鸡省究微莱朱老夫立木南门领统留传闾率率循帽套木头凝停青箱学奇正相生确证挼蓝洒绣霎那间山壁少垒射覆婶婆设斋世职霜袍书读五车蜀襭袍宿所铁体王典为性文祝延五达五行生胜五曲狭缝像法香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