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瓮的意思、铁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瓮的解释

见“ 铁瓮 ”。


亦作“ 铁瓮 ”。1.坚固的瓮城。比喻强盛的国势。 唐 秦韬玉 《陈宫》诗:“金城暗逐歌声碎,铁瓮潜随舞势休。”参见“ 瓮城 ”。

(2).指 铁瓮城 , 京口 (今 江苏 镇江 ) 北固山 前的一座古城。为 三国 时 孙权 所筑。 唐 杜牧 《润州》诗之二:“城高 铁瓮 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冯集梧 注:“原注:‘ 润州 城, 孙权 筑,号为 铁瓮 。’《演繁露》:‘ 润州 城古号 铁瓮 ,人但知其取喻以坚而已,然瓮形深狭,取以喻城,似为非类。 乾道 辛卯,予过 润 , 蔡子平 置燕于 江 亭,亭据郡治前山絶顶,而顾子城雉堞缘冈,弯环四合,其中州郡诸廨在焉,圆深之形,正如卓瓮,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 元 萨都剌 《还京口》诗:“城高 铁瓮 江山壮,地接 金陵 草木凋。” 殷孟伦 朱广祁 校正引 明 陈沂 《南畿志》:“ 吴 时已自为京城,復筑子城,固以甓,号为 铁瓮 。” 清 洪昇 《过京口作》诗:“北南形胜地, 铁瓮 此坚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铁瓮”一词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结合权威资料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坚固的瓮城
    指古代城墙中围绕城门修筑的环形防御结构,因其坚固如铁制瓮器而得名。唐代诗人秦韬玉在《陈宫》中写道:“金城暗逐歌声碎,铁瓮潜随舞势休”,以“铁瓮”比喻城池的稳固。

  2. 比喻意义:强盛的国势
    在文学作品中常借“铁瓮”象征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或政权的稳固,如上述诗句中“铁瓮”与“金城”并用,暗指国家防御体系的坚不可摧。

  3. 历史地名:铁瓮城(京口城)
    特指三国时期孙权在江苏镇江北固山前修筑的古城。据南朝《舆地志》记载,该城“周回六百三十步,内外皆固以砖壁”,因形似瓮且结构坚固得名。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迁都于此,同年发生赤壁之战,此地成为东吴重要军事据点。唐代杜牧亦有诗云:“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印证其战略地位。

补充说明
“瓮城”一般为砖石结构,但“铁瓮”并非字面意义的铁制,而是强调其难以攻破的特性。该词兼具历史地理与文学意象,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铁瓮

铁瓮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用铁制成的大容器或储物器。在古代,瓮是一种传统的储水容器,而铁瓮则是以铁材料制成的瓮。铁瓮常用于贮存水、粮食、盐等物质,因其坚固耐用而被广泛使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

铁瓮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钅」和「瓦」。其中,「钅」是金属类部首,表示与金属有关的意义;「瓦」是与瓦器类有关的意义。该词的总笔画数为13,其中「铁」部的划笔顺序为4画,「瓦」部的划笔顺序为9画。

来源

铁瓮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铁瓮作为一种贮水器具,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中国。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的一位工匠发明了铁瓮,至此,人们开始使用铁瓮作为贮水容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铁瓮进行了改进,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繁体

在繁体字中,「铁瓮」的写法与简体相同,即「鐵瓮」。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铁瓮」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只是字体形态有所不同。古代汉字用简策刻在兽骨或金属器上,字形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例句

1. 他用铁瓮贮存粮食,以备长时间的干旱。

2. 这座村庄的人们都使用铁瓮来贮水。

组词

铁瓮的相关组词有:铁皮瓮、木瓮、陶瓮、瓮中之鳖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铁瓮的近义词可以是铁罐、铁桶,而反义词可以是塑料桶、陶罐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