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安抚救助。《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 清 赵翼 《奉命出守镇安》诗:“多少苍生待康济,始怜试手乏牛刀。”
(2).指安民济世。《北齐书·武帝纪》:“君有康济才,终不徒然。”
(3).保养。 宋 苏轼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宋 李光 《与赵元镇书》:“有病固当攻以药石,然不若调饮食,使日中二餐如意,乃康济上策也。”
“康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1. 安抚救助
源于《尚书·蔡仲之命》中“康济小民,率自中”,指通过中正之道安抚百姓、救助困苦。清代赵翼诗句“多少苍生待康济”也体现了这一含义,强调对民众的关怀与救济。
2. 安民济世
《晋书·武帝纪》提到“康济寓内”,指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宏观抱负,如《北齐书》中“君有康济才”即赞誉治国安邦的才能。
3. 保养调理
宋代苏轼诗句“康济此身殊有道”引申为对身体的调养,体现从社会关怀到个人修养的语义扩展。
其他补充
不同文献对“康济”的侧重略有差异,但核心均围绕“安定”与“救助”展开,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康济》(kāng jì)是一个中文词汇,意指安抚、救济、援助、慰问等。该词常用于表示对某人困境或苦难的关怀和帮助。
《康济》由两个汉字组成:康和济。
康的部首是广,笔画数是康:5划。
济的部首是氵,笔画数是济:9划。
《康济》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康有治愈、安抚的意思,济有救济、援助的意思。现代汉字简化后,康济被合并成一个汉字。
在繁体字中,《康济》的写法和简体字相似,没有特殊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据记载,《康济》在古代通常写为「康濟」。
1. 在地震发生后,志愿者们纷纷前往灾区给受灾群众康济。
2. 他出钱出力为贫困家庭提供康济。
3. 通过社会组织的帮助,她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的康济。
康济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词语,不常见于组词中。
康济的近义词包括救助、援助、慰问、关怀等。
康济的反义词包括不理睬、冷漠、无视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