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襟怀,气度。《旧唐书·韦温独孤郁等传论》:“ 郁朗 襟概,鬱有世风。”
“襟概”是一个汉语词汇,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人的襟怀与气度,强调胸怀的宽广和待人接物的度量。例如《旧唐书》中“郁朗襟概,鬱有世风”即用此意。
二、构成分析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语境,形容人包容豁达的品格。例如:“他襟概开阔,从不计较琐事。”
四、相关说明 该词属于较生僻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更常用“胸襟”“气度”等替代。如需进一步了解“襟”字的演变,可参考汉字源流解析。
《襟概》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和气质。它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外在风度和内在修养。
《襟概》这个字包含两个部首,一个是“衤”,表示衣服,另一个是“甘”,表示甘心。
它总共由14笔组成。
《襟概》最初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庄子·齐物论》中的一句话:“岂乎其襟概?”意思是指岂能只凭一个人的衣襟和仪表来判断他的品质。
在繁体字中,襟字的形状与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结构稍微有些不同。
在古时候,襟字的写法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它的一种古代写法是将“衣”字作为字头,下面加上“金”字,表示丰富和珍贵的襟带。
1. 他的襟概非常好,无论职场中还是生活中,都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她的襟概太差了,不注重仪表,给人一种不敬业的感觉。
组词:襟曲(形容衣襟的弯曲)、襟袢(汉服中的衣襟的一部分)
近义词:风度、仪态、姿态
反义词:粗俗、庸俗、低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