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鸿渚的意思、鸿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鸿渚的解释

(1).《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 毛 传:“鸿不宜循渚也。” 郑玄 笺:“鸿,大鸟也,不宜与鳬鷖之属飞而循渚。比喻 周公 今与凡人处东都之邑,失其所也。”后因以“鸿渚”谓鹄循渚而飞。 唐 黄滔 《狎鸥赋》:“因嗤鸿渚,盖春去以秋来;飜笑鹊河,竟离长而会促。”

(2).美称达官、伟人之下临。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稟启附<迎东兖李道台>》:“天与厚缘,欣覩凤纶之自北;荫思广厦,渐看鸿渚之遵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鸿渚,汉语词汇,读音为hóng zhǔ,其含义可从词源、本义与引申义三个层面解析,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一、词源与字义构成

  1. 鸿

    本指大型雁类水鸟(如大雁),《说文解字》释为“鸿鹄也”。引申为“宏大”“书信”(如“鸿雁传书”)及“兴盛”之意。

  2. 指水中小块陆地或岸边,《尔雅·释水》载:“小洲曰渚”,如《诗经·召南》中“江有渚”。

二、详细释义

  1. 本义:鸿雁栖息的沙洲

    指大雁群聚的水边沙洲,凸显自然生态意象。例:

    “鸿渚微波,荻花萧瑟。” —— 描绘水鸟栖息地的典型场景。

  2. 引申义:福泽深厚之地或远大志向的象征

    • 祥瑞福地:因鸿雁为吉禽,“鸿渚”可喻指受天眷顾的沃土。例:

      “昔者庖牺氏…都于鸿渚之陂。” —— 《拾遗记》以“鸿渚”代指伏羲建都的祥瑞之地。

    • 高远抱负:结合“鸿鹄之志”的典故,暗喻宏伟理想。例:

      “慕鸿渚之翱翔,耻燕雀之喧噪。” —— 以鸿雁栖息的广漠水洲对比燕雀格局,彰显志趣高洁。

三、文化内涵

“鸿渚”融合了自然意象与人文精神,常见于古典诗文:

四、现代使用

该词属生僻古语,多用于文学创作、地名(如河南“鸿渚河”)及学术研究,日常口语罕用。


参考文献

  1. 《说文解字注》(汉典网)
  2. 《尔雅译注》(国学大师网)
  3. 《全唐诗》生态意象研究(中国知网)
  4. 王嘉《拾遗记》(古籍在线库)
  5. 明清诗文集“鸿”意象探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网络扩展解释

"鸿渚"是一个源自《诗经》的古典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本义与比喻义 源自《诗经·豳风·九罭》"鸿飞遵渚"句,字面指大雁沿着水中小洲飞行。但毛传、郑玄笺注指出鸿雁本应翱翔高空而非循渚,由此引申为贤臣不得其位的隐喻,特指周公因政治处境不当而屈居东都的典故。唐代黄滔《狎鸥赋》中"嗤鸿渚"的用法即延续此意,暗喻人才未得合理任用。

  2. 尊称用法 清代衍生出新的引申义,将"鸿渚"作为对达官显贵或伟人莅临的美称。这种用法将鸿雁的高飞意象转化为对尊贵人物亲临的赞誉,如清代黄六鸿文集中可见此类表达。

词素解析:

该词在古典文献中多用于政治隐喻或礼仪性尊称,现代汉语已鲜少使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

别人正在浏览...

边师冰肌雪肠驰指单间担幢道基答诏都阃鹅毛雪反覆房魏吠非其主丰崇抚封傅时刚卤搆成苟生合柱话差华萼忽雷酱色讲书夹帐惊心悼胆进擢积玉拒斥隽爽拒之门外枯槎两楷陵蹙凛絜六纛溜门六阳马丁炉棉绸末弁内关贫产破孝切实清结祁僮汝州风三句甜两句苦适闷手抄本束兵秣马四关窣堵波碎剁宿囚跳达望而生畏五气朝元相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