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枯槎的意思、枯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枯槎的解释

(1).老树的枝杈。《宣和画谱·山水三》:“﹝ 宋迪 ﹞又多喜画松,而枯槎老枿,或高或偃,或孤或双,以至于千株万株,森森然殊可骇也。”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 南 ( 南宫认菴 )挺身……急向怒流踊身投,昏懵中,抱得枯槎,听其掀簸。”

(2).亦作“ 枯查 ”。指竹木筏或木船。 宋 苏轼 《和子由木山引水》之一:“ 蜀江 久不见 沧浪 ,江上枯槎远可将。” 明 杨慎 《清源楼观涨》诗之二:“枯槎何处下,怒浪几时平。”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诗:“落日穷簷沽薄酒,寒宵危埂繫枯查。”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枯槎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枯槎”是一个中文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及引申意义:

一、基本含义

  1. 老树的枝杈
    指干枯的树枝或树杈,常用于描述植物衰败的自然景象。例如《宣和画谱·山水三》中提到的宋迪画松时“枯槎老枿”,即用枯槎表现松树的苍劲与沧桑。

  2. 竹木筏或木船
    也可写作“枯查”,指因长期使用或腐朽而变得脆弱的木船或竹筏。如苏轼诗句“江上枯槎远可将”,以及清代方文诗中“寒宵危埂繫枯查”等,均以此意象表达漂泊或萧索之意。


二、引申意义

比喻人体衰老或事物衰败
因“枯槎”本身带有干朽、脆弱的特点,常被用来隐喻生命力的衰退或状态的破败。例如查字典中提到的“比喻人体衰老”,以及文学作品中通过枯槎烘托凄凉氛围。


三、文学用例

  1. 自然描写:清代宣鼎《夜雨秋灯录》中以“抱得枯槎”描写人物在激流中求生的场景,突显枯木的脆弱与环境的险恶。
  2. 艺术表现:宋代画家以枯槎入画,展现松树的遒劲姿态,反映中国艺术对“枯淡”美学的推崇。

如需更完整的诗词引用或历史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枯槎》的意思

《枯槎》是一个成语,意为“破败不堪”。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枯”和“槎”。

拆分部首和笔画

“枯”的部首是“木”,总共有六画;“槎”的部首也是“木”,总共有十八画。

来源

《枯槎》最早出现于《史记·卷四十·项羽本纪》:“韩信乃斩平阳令韩王信,虏楚将枯槎。”意指韩信将楚国的将领枯槎俘虏并斩首。后来逐渐演变成用于形容事物破败不堪的状态。

繁体字

《枯槎》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字书《说文解字》的记载,古时的写法中,字形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和现代基本一致。

例句

1. 这个废弃的建筑物已经变得枯槎不堪。

2. 战争过后,这个城市变成了一片枯槎荒凉的废墟。

组词

枯木、槎枝、枯萎、槎头、枯败、槎船

近义词

破败、荒废、残败、破落

反义词

鲜活、兴旺、繁荣、盛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