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惊心吊胆 ”。
“惊心悼胆”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形容人因极度恐惧而内心战栗、胆寒的状态。其中“悼”意为战栗,强调恐惧带来的生理或心理反应。
二、出处与用法
三、实际应用示例
四、补充说明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境,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且带有一定文学色彩,常见于描述极端恐惧的场景。
《惊心悼胆》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意为非常恐怖或令人惊骇不已。它常用来形容某些令人恐惧或惊讶到极点的事件或情景。
《惊心悼胆》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三个部首:心(xīn),悼(dào),胆(dǎn)。它们的基本笔画数分别为:心(4画),悼(12画),胆(8画)。
《惊心悼胆》这个成语的繁体写法为:驚心悼膽。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悼”字的古代写法为“㣺”,“胆”字的古代写法为“膽”。所以在古代文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成语《驚心悼膽》的写法。
以下是一些用法示例:
1. 某个侦探小说中,描写了一起连环杀人案,令读者感到《惊心悼胆》。
2. 电影中的一场惊悚镜头,让观众体验了一把《惊心悼胆》的恐怖。
3. 在历史战争中,士兵经历了血腥屠杀,饱受《惊心悼胆》之苦。
近义词:“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反义词:“平静无波”、“无动于衷”
可以与《惊心悼胆》搭配使用的词汇有:恐怖、惊骇、害怕、震惊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