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纛的意思、六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纛的解释

(1).六面军中大旗。 唐 节度使军中所用。《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辞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太平御览》卷三三九引《太白阴经》:“古者天子六军,诸侯三军;今天子十二,诸侯六军,故纛有六以主之。” 唐 白居易 《送令狐相公赴太原》诗:“六纛双旌万铁衣, 并 汾 旧路满光辉。”

(2).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 唐 张籍 《将军行》:“ 蓬莱殿 前赐六纛,还领禁兵为部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六纛”是古代军事相关的专有名词,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六纛(liù dào)指唐代节度使军中的六面大旗,象征主帅的军事权威,后也泛指军队统帅的旗帜。其核心含义包含:

  1. 数量与用途:特指六面成组的大旗,用于军事仪式或行军时树立,体现军队等级制度(《新唐书》记载节度使受命时“树六纛”)。
  2. 历史演变:原为周代天子六军、诸侯三军的制度遗存,唐代演变为节度使的仪仗标识(《太平御览》引《太白阴经》)。

二、文化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常借代军队统帅权,如:

三、补充说明

拼音标注为liù dào,注意“纛”字读音与“导”相同,非“毒”(dú)。此词现代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古诗词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六纛》的意思

《六纛》(liù dàn)是一个词语,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军衔和头衔。它代表着高位和权力,只有很少的人被授予此头衔。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六纛》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

来源和繁体

《六纛》一词源于中国古代官制,是官员军衔的称谓。在繁体字中,六纛写作「六簹」。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关于《六纛》的写法,没有明确的古代版本。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六纛》的例句:

  1. 他是我国历史上担任六纛之一的重要将领。
  2. 六纛是古代官制中的高级头衔。
  3. 这位官员被授予了六纛的头衔。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关于《六纛》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下:

  1. 组词:六纛之一、六纛将领、六纛头衔。
  2. 近义词:大纛、高纛。
  3. 反义词:低级头衔、下属军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