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恒星的意思、恒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恒星的解释

[star] 自身能发出光和热的星体。以前认为这些星体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起名叫恒星。其实,任何恒星也都在运动中,只是由于距离地球太远,不容易到它们位置的变化

详细解释

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因短时间内难以觉察其位置的变化,故名。按亮度、光度可分为多种等级。 中国 古代称二十八宿为“恆星”。亦泛指常见的星宿。《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见。”《公羊传·庄公七年》:“恆星者何?列星也。” 徐彦 疏:“天之常宿,故经谓之恆星矣。言以时列见于天,故传谓之列星矣。”《明史·天文志一》:“由今考之,恆星实有动移,其説不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恒星是宇宙中由炽热气体组成、能通过自身核聚变反应持续发光发热的天体。其核心温度通常超过1000万摄氏度,在引力作用下维持球状形态,并围绕星系中心进行周期性运动。

从构成与演化角度看,恒星主要包含氢(约占71%)和氦(约27%)元素,经历星云坍缩、主序星、红巨星、超新星爆发等演化阶段,最终形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太阳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其生命周期约100亿年,目前处于主序星阶段中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将恒星按光谱类型分为O、B、A、F、G、K、M七大类,表面温度从4万摄氏度(O型蓝超巨星)到3000摄氏度(M型红矮星)不等。这类天体的视亮度遵循普森公式:$$m_1 - m2 = -2.5 log{10}(E_1/E_2)$$,其中$m$为星等,$E$为辐射能量。

恒星在宇宙中承担着元素工厂的功能,超新星爆发时产生的重元素为行星和生命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据盖亚卫星观测数据,银河系内约有1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

网络扩展解释

“恒星”是天体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由引力作用凝聚成的球状等离子体,通过内部核聚变持续发光发热的天体。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特征

2.分类依据

3.演化路径

4.宇宙意义

示例公式(核聚变)

太阳核心发生的质子-质子链反应: $$ H + H → D + e^+ + u
D + H → He + gamma
He + He → He + 2H $$

恒星的研究贯穿人类文明史,从古代占星到现代天体物理,始终是理解宇宙演化的关键。

别人正在浏览...

黯然无光倍徙出店大火丹火点头之交恶剑发命分布浮阶甘节赓飏觥酧供献谷蠡侯籍画规俭幕蹇视高步精透井盐金花诰进迁九品莲池居中开除苦吟雷呴廉峭廖叔六章笼东鲁衞吕公子卖镜重圆马蹄银迷悖鸣凤朝阳明殛民困能忍自安蟠根错节旁贯期愿驱逐令少昊烧天火把深谋时蔬书本陶沐踏曲天则外篇夏宫相与邪人系絫洗路吸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