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衡文之权。《旧唐书·令狐滈传》:“伏缘已逼礼部试期,便令就试。至於与夺,出自主司,臣固不敢挠其衡柄。”
(2).相权。亦指掌相权。《新唐书·杜亚传》:“ 鸿渐 为 山南 剑南 副元帅, 亚 与 杨炎 为判官。再迁諫议大夫。 亚 自以当衡柄,悒悒不悦。”
“衡柄”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掌管科举考试或文章评定的权力。这一含义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例如《旧唐书·令狐滈传》提到:“臣固不敢挠其衡柄”,即强调不干预主考官对文章的评判权。该词中的“衡”有“权衡、评定”之意,“柄”则指权柄,合指对文事的掌控权。
指宰相的职权,或泛指掌握重要政务的权力。如《新唐书·杜亚传》记载杜亚因未获相位而“悒悒不悦”,侧面印证“衡柄”与相权的关联。此处“衡”可引申为平衡政务,“柄”仍指权柄,整体强调对国家事务的统筹管理。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旧唐书》《新唐书》等史书原文。
《衡柄》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衡」是由衣字旁和争字旁组成,总计8画;「柄」是由木字旁和丙字旁组成,总计9画。
《衡柄》是古代汉字,其来源较为复杂。其中,「衡」是指衡量、称量的器具,例如衡量物体的天平;「柄」则是指器物上可以握住的部分,如刀、锤等。这两个字合起来表示衡量物体的工具或器物上的握持部分。
在繁体字中,「衡柄」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包括《衡柄》这个词。其中,「衡」的古代写法常见有「秉」和「横」;「柄」的古代写法常见有「㧑」和「丙」。这些写法在清代康熙字典中可以找到详细解释。
1. 这个衡柄非常精准,可以准确衡量重量。
2. 他紧握住剑柄,准备迎接挑战。
1. 组词:
- 衡量:用衡柄进行测量、比较
- 衡量标准:衡量事物的尺度或基准
- 柄杖:类似柄的手持物品
- 刀柄:刀的握持部分
2. 近义词:
- 衡量器:用于衡量和称量的器具
- 衡器:同「衡量器」
3. 反义词:
- 轻测:不借助任何衡量工具,只作粗略估计
- 估计:根据经验或直观判断来推测事物的大小、数量等
奥主逼绰子兵厮部首赤须子捶提储两醇酽当量得辛點明调开东征西怨斗怒肥墽非心富侈公綦规行矩步函件贺世煎督舰艇旧匹空腔揽脚老酒老鼠见猫老塘落忍民夫明秀冥虚呶拏拈酸吃醋趫迅骐骥困盐车棋经起卸曲曲湾湾曲衷杀哀傻登登山照烧纸马唼喋绳度熟地坦荡铁板不易团宴頽慌脱稿讬谕慰谕相发献馘小侯下阴胁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