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熟地的意思、熟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熟地的解释

(1) [cultivated land]∶指经过多年耕种的土地

(2) [prepared rhizome of rehmannia]∶中药名,经过蒸晒的地黄,又叫“熟地黄”

详细解释

(1).经过多年耕种的土地。 元 王祯 《农书》卷十:“种枸杞法,秋冬间收子,浄洗日乾,春耕熟地作畦,阔五寸……然后种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红蓝花》﹝集解﹞引 苏颂 曰:“冬月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清史稿·世宗纪》:“查出熟地荒地三万餘亩。”

(2).中药名。经过蒸晒的地黄。也称熟地黄。《花月痕》第四九回:“既而麴尽,继以熟地、薏米、黄精。”《恨海》第七回:“ 伯和 道:‘我一个月以来只吃些熟地、黄精之类当饭,噙些乌梅代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熟地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两大核心义项,分别对应农业与中医药领域:

一、农业术语

指经过多年耕种、土壤肥力充足的田地。与“生地”(未开垦或贫瘠土地)相对。

例证: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耕作多年、土质肥沃的土地。”

这一概念源于古代农耕文明,如《齐民要术》提及的“熟地连种”经验,强调土地轮作与肥力保持。

二、中药材名称

特指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的块根经炮制后的加工品,亦称“熟地黄”。

核心特征:

  1. 炮制工艺:生地黄经黄酒拌蒸、晒干,反复蒸晒至内外乌黑油润(即“九蒸九晒”)。
  2. 药性: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具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效。
  3. 典籍记载:

语义演变与辨析

“熟”字本义为食物烹煮至可食状态,引申为“加工后的成熟状态”。故“熟地”在农业中强调土地的“成熟利用”,在药材中侧重“加工至药性成熟”。需注意与生地黄(未炮制)区分,二者功效迥异。


来源依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李时珍. 《本草纲目》(校点本).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熟地”一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土地领域

  1. 定义
    指已完成基础设施开发、可直接用于建设的土地,根据开发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如“三通一平”“七通一平”)。例如“三通一平”指通路、通水、通电及场地平整;“七通一平”则包含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等设施。

  2. 应用场景
    常见于房地产和城市规划中,作为可直接开发的地块,区别于未开发的“生地”。


二、中药材领域

  1. 来源与加工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酒、砂仁等辅料反复蒸晒炮制而成,成品呈乌黑色,质地柔软黏腻。

  2. 功效与用途
    性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

    • 主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心悸失眠等症;
    • 也用于肾阴不足导致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

三、其他补充

若需更专业信息,可参考权威医药典籍或城市规划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

安如太山白惨惨备而不用碧埃冰晶部例沉醉传递吹尘催化剂打击乐器单峯驼得解封人凤扆阜货抚慰冈阜闳敞花板肉黄天荡之战换取阛肆豁略蹇讷酵母交相辉映境界进就侃侃而言课输来信留夷露眠买拨来锚爪闷棍偭规错矩邈殊排告牝鸡牡鸣乾花千金裘轻歌慢舞三浣涩僻扇马审音示惩始黄双职工束柴顺嘴踏罡礼斗題名偷光文徵明先农坛小船信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