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斥责与奖励。 唐 陆贽 《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或詰责而寘於客省,或劳慰而延於紫庭,虽呵奬颇异其辞,然於圈闭一也。”
“呵奬”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呵奬”指斥责与奖励并存的行为,即通过批评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对待他人。例如唐代陆贽的文献中提到,对官员采取“或诘责而寘於客省,或劳慰而延於紫庭”的不同态度,虽言辞严厉或温和有别,但本质上都包含约束与引导的双重目的。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政治家陆贽的《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用于描述朝廷对官员的不同处置策略,既有严厉问责,也有安抚奖励。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嘲笑他人失败并暗示其不值得奖励”,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呵”的引申义(如“呵笑”)混淆,需以权威古籍释义为准。
当代语境中,“呵奬”已极少使用,更多以“奖惩”“赏罚”等词替代。若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文言文语境,避免歧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唐代史籍原文。
《呵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表彰、奖励。该词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行」,其中「口」是指嘴巴,表示言语的意思,「行」表示动作。整体而言,「呵奬」表示以言辞赞扬和行动表彰的意思。
《呵奬》这个词源可追溯到古代汉字,它是一个繁体字,现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多见于古籍和一些历史文献中。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差异。以《说文解字》为例,它将「呵奬」的写法为「訶獎」。这种写法是在基本的字义上进行了一些变化和调整,但整体意义并无太大区别。
以下是一些使用「呵奬」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呵奬」相关的词语:
以上是关于「呵奬」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