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具的意思、草具的详细解释
草具的解释
(1).粗劣;粗劣的饭食。《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弗信,使舍食草具,待命岁餘。” 司马贞 索隐:“谓亦舍之,而食以下客之具,然草具,谓麄食草莱之饌具。”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卷一:“以麦饭对葱叶,谓草具之食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英豪举动》:“﹝ 熊廷弼 ﹞供枯鱼焦腐二簋,粟饭一盂, 冯 下箸有难色……﹝ 熊 曰:﹞似此草具,当非所以待子,然丈夫处世,不应於饮食求工,能饱餐麤糲者,真英雄耳。”
(2).初步制定,草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 以为 汉 兴至 孝文 二十餘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汉书·贾谊传》:“乃草具其仪法。” 颜师古 注:“草谓创造之。”《南史·文学传·杜之伟》:“ 中大通 元年, 梁武帝 幸 同泰寺 捨身,敕 勉 撰仪注。 勉 以先无此礼,召 之伟 草具其仪。” 宋 王安石 《叔孙通》诗:“草具一王仪,羣豪果知肃。”
(3).用草编制的器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芳云 止勿行,下车取篮中草具,偕 明璫 数辈,布置如法,转眼化为巨第。”
词语分解
- 草的解释 草 ǎ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
- 具的解释 具 ù 器物:器具。 备有:具备。具有。别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备,办:具呈。具结。具名。具领。敬具菲酌。 古同“俱”,都,完全。 量词,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尸体:座钟一具。一具男尸。
专业解析
“草具”一词在汉语中属于古语词,主要有以下两个核心含义,均带有“粗劣、不精细”的贬义色彩:
-
指粗劣的食物或饭食
- 定义: 指粗糙、简单、质量差的饭食菜肴。
- 出处与例句: 此义项最经典的出处是《史记·陈丞相世家》:“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意思是(刘邦)改用粗劣的饭菜招待楚国的使者。 后世文献也常用此义,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王惭汗而退。由此始知学,以文求教于芳云,芳云曰:‘吾实未见其文,然观此际神情,心已碎矣。’王诵旧作,女曰:‘此等文,只宜向床头对婆子读耳,广众中刺刺者可厌也!’王益惭,由是锐意研讨。逾数月,王偶以事见芳云,芳云方与婢作叶子戏,王立待良久,芳云殊不顾。王惭沮而出,数日不敢复往。芳云命婢招之,始勉强而至。芳云笑曰:‘君来何迟?’王曰:‘……’芳云曰:‘君且去,留草具俟君。’” 这里的“草具”即指简单粗陋的饭菜。
- 分析: “草”在此取其“粗糙、不精致”之意,“具”指饭食、肴馔。合起来强调食物的粗劣。
-
指粗劣的食具或炊具
- 定义: 指制作粗糙、质量低下的餐具或做饭的器具。
- 出处与例句: 此义项虽不如“粗劣食物”常用,但在古籍中亦有体现。如《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虽然此句常被理解为给粗劣的食物,但结合上下文“食以草具”与“食以刍豢”对比,“草具”也可能隐含了盛装食物的器具本身就很粗劣的意思。更明确的例子可见于《聊斋志异·狐嫁女》:“遂命仆人,荷囊授以草具。” 这里的“草具”更倾向于指代简陋的餐具或行装用具(包含食具)。
- 分析: “草”同样表示粗糙,“具”指器具、用具。合起来指代粗陋的器皿。
“草具”的核心语义围绕着“粗劣”展开,主要用于描述两类与饮食相关的事物:
- 粗劣的食物: 这是最常用和经典的含义,源自《史记》等早期文献。
- 粗劣的食具/炊具: 此义项相对次要,但在特定语境下存在,尤其当与更精美的器具对比时。
引用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112页) - “草具”词条: 权威辞书,明确列出“粗劣的食物”和“粗劣的饮食器具”两个义项,并引用《史记》、《战国策》等书证。 (权威辞书,无直接公开链接,可通过各大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查阅)
- 《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华书局点校本): 原始文献出处,为“草具”指粗劣食物的最早、最权威例证。 (经典史籍,版本众多,可参考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权威版本)
- 《聊斋志异·仙人岛》、《聊斋志异·狐嫁女》(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代小说中的用例,分别展示了“草具”指粗劣食物和可能指粗劣器具(或包含器具的行装)的用法。 (经典文学作品,有多个校注本出版)
网络扩展解释
“草具”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一、粗劣的饭食或器具
指粗糙、简劣的饮食或物品。例如《战国策·齐策四》记载:“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意为侍从因轻视某人而提供粗劣食物。此用法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也有体现:“使舍食草具,待命岁餘”。
二、草拟、初步制定
表示初步拟定制度或仪法。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提到贾谊“草具其事仪法”,指其草拟礼仪制度。王安石诗句“草具一王仪”也沿用此意,形容临时制定规范。
三、草编器具
指用草编制的日常用具。《聊斋志异·仙人岛》中描述“取篮中草具,布置如法,转眼化为巨第”,即用草具施法幻化出房屋。
补充说明
现代语境中,“草具”偶被引申为农具(如割草工具)或比喻基础条件,但此用法较少见于古籍。需注意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镒柸浮奔随簸恶博约陈道澄明驰心垂念麤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戥头彫润顶命东牀之选斗鸡走马敦壮耏门府馆付命赅括鲑泡浩漾画象掍成火龙蹇咢矫枉过中鸡鸣狗吠浸廪龛镫快事累块积苏辽扩鬣刺陆海空邈掠没乱煞脑室孽种剖白清愁权发遣羣动曲突设处手挝属官说怿术语四川厮琅诵志素浐岁入铁公鸡头段物五花马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