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贺监的意思、贺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贺监的解释

唐 贺知章 尝官秘书监,晚年自号 秘书外监 ,故称。 唐 刘禹锡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高楼 贺监 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宋 张炎 《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词:“ 贺监 犹狂,还散迹、千巖风露。” 清 魏耕 《与祁五兄弟泛镜湖》诗:“湖自 贺监 清,兴是二 祁 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贺监是汉语中对唐代诗人贺知章(659年—744年)的别称,源于其曾任官职“秘书监”。这一称呼兼具官职指代与人物特指的双重含义,具体解析如下:


一、本义:官职名称

“贺监”中的“监”指唐代中央机构“秘书省”的最高长官“秘书监”,职责为掌管国家典籍文书。《辞海》明确记载:“秘书监,官名。东汉始置,典司图籍。唐宋沿置,掌图书著作等事。” 贺知章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任此职,故世人尊称其为“贺监”。


二、引申义:人物特指

因贺知章文学成就卓著(代表作《回乡偶书》流传千古),且性格旷达好酒(杜甫《饮中八仙歌》称“知章骑马似乘船”),其官职名逐渐演变为对其人的专称。《汉语大词典》释义:“贺监,指唐贺知章。因其曾任秘书监,故称。” 后世文人常以此称表达敬意,如宋代陆游诗云“贺监湖边初系马”。


三、语言演变与文化内涵

“贺监”从官职到人物别称的转化,体现了古代以官职尊称名士的传统(如杜甫称“杜工部”)。这一称谓不仅标识其政治身份,更承载了对其文学地位与洒脱风骨的认可。《中国历代职官辞典》指出:“唐代士大夫常以官职称呼显宦或名流,贺监即典型用例。”


四、权威文献佐证

  1. 《旧唐书·贺知章传》:载其“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人称‘贺监’”。
  2. 《全唐诗》注录:多首贺知章诗作题注均使用“贺监”代指作者。
  3. 《唐代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强调“贺监”之称是唐代士林文化中“以官职称人”惯例的代表。

“贺监”在汉语中既指秘书监官职,亦特指贺知章本人,其语义演变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官职文化、文人雅称传统的交融。

网络扩展解释

“贺监”是一个古代称谓,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含义

“贺监”指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他因曾任秘书监(唐代掌管国家典籍的官职),晚年又自号“秘书外监”,故被后人称为“贺监”。

二、文献佐证

  1. 唐诗引用
    刘禹锡在《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中写道:“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直接以“贺监”代指贺知章。
  2. 宋词用例
    张炎《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中提及“贺监犹狂”,亦指贺知章晚年狂放不羁的性格。

三、补充说明

需注意:提到“贺监”作为成语的用法(指向坏人祝贺),但此释义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误读。主流用法仍聚焦于对贺知章的称呼。

四、总结

“贺监”是贺知章的别称,常见于古代诗文,与其官职和晚年自号密切相关。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全唐诗》或《新唐书》相关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百穿白梃杯蛇鬼车並行尺组虫龁鼠伤春鷰打悲大众哲学帝典丁壮动手动脚敦遣鹅颈返销发颖分飡风光月霁俸赀肤郭负甲脯田革道根苑各自为政国际法古鉩横科暴敛怀奸淮濆幻怪哗世角婢吉行镌裁筠篁圹垄狂纵两社敛抑猎逐离伤龙辅露面猫步漂薄披豁仁让生肖钱生殉时阳识议受寒松契索头虏跆籍痛勦穷追頽波五月披裘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