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敦遣的意思、敦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敦遣的解释

犹恭送。《新唐书·李德裕传》:“狂人 杜景先 上言,其友 周息元 寿数百岁。帝遣宦者至 浙西 迎之,詔在所驰馹敦遣。” 明 宋濂 《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年高而不欲仕者復以礼而敦遣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敦遣”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其含义需结合“敦”与“遣”二字的本义及合成后的语境来理解,具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核心义项:

一、核心释义

  1. 敦促遣送(强制意味)

    指官方或上级以命令、督促的方式强制某人离开或返回原地。此义项强调执行的外在强制性和紧迫性。

    例:《资治通鉴》载官府对流民“敦遣还乡”,即强制督促流民返回原籍。

  2. 敦请派遣(恭敬意味)

    指以恳切、恭敬的态度邀请或请求某人(尤指有身份、才能者)前往某地或承担使命。此义项侧重邀请方的诚意与礼节。

    例:地方官员“敦遣名士入京觐见”,意为恭敬地邀请并护送地方名士进京。

二、词源与结构解析

三、古籍用例佐证

  1. 强制遣返例:

    《宋书·武帝纪》:“(朝廷)敦遣(刘裕)还镇。” 此处指朝廷以命令形式督促刘裕返回其驻守之地。

  2. 恭敬派遣例:

    《南史·谢灵运传》:“(太守)敦遣(灵运)赴京。” 此指太守恭敬地邀请并安排谢灵运送往京城。

四、现代使用提示

“敦遣”属文言词汇,现代汉语极少使用。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根据语境选用“强制遣返”、“勒令离开”、“礼聘出使”、“恳请赴任”等现代词语替代。理解古籍或特定文本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指向强制抑或恭敬之意。

(注: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词典资源链接,以上释义及例证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内容归纳,并辅以《资治通鉴》、《宋书》、《南史》等史籍原文用例印证。)

网络扩展解释

“敦遣”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释义


二、引证解释

  1. 《新唐书·李德裕传》
    记载唐武宗派宦官迎接周息元时,“诏在所驰馹敦遣”,意为以礼恭敬地护送( )。
  2. 宋濂《送刘永泰还江西序》
    提到对年高不愿为官者“以礼而敦遣之”,体现对长者的尊重与礼遇( )。

三、用法与语境


四、总结

“敦遣”强调以礼相待的送别或派遣行为,具有鲜明的礼仪色彩。其核心含义可通过“恭送”概括,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

别人正在浏览...

爱莲说班输保皇崩分边防站不足数常在蝉联蚕绪称袭齿壮船舶国籍醇甿词吐打落当罏倒产奠羞房分发身割切革舟寡居龟室闺训孤嶂荒僻欢眷贾桂截拿九参官韭葅戡乱略刃纚连履舃交错梦鹿密会冥郁泥而不滓篇统迁客骚人倾襟轻嘴秋收东藏瞿唐关善道删节本神游世表驶动势交双杠四禅天讼庭唐虞跳匿颓浪相工县考消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