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爵的意思、本爵的详细解释
本爵的解释
原来的爵位。《公羊传·襄公十五年》“ 刘夏 者何?以邑氏也” 汉 何休 注:“诸侯入为天子大夫,不得氏国称本爵,故以所受采邑称子。”《南史·荀伯子传》:“故太保 卫 瓘 本爵 菑阳县公 ,既被横祸,乃进第秩,加赠 兰陵 。”《书·微子之命》“作微子之命” 唐 孔颖达 疏:“传言復其位者,以其自缚为囚,释之使从本爵復其卿大夫之位。”
词语分解
- 本的解释 本 ě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 原来:本来。本领。
- 爵的解释 爵 é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官爵。爵禄(爵位和俸禄)。爵士。 古同“雀”。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本爵”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主要含义为“原来的爵位”,常见于古代文献和制度描述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 词义:指某人原有的爵位,尤其用于描述因官职变动或身份转换后需恢复原有爵位的情况。
- 读音:běn jué(拼音),注音符号为ㄅㄣˇ ㄐㄩㄝˊ。
二、出处与用例
-
《公羊传》注疏
汉代何休在注解《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时提到,诸侯若进入朝廷担任天子的大夫,不可继续以原国名作为氏(家族称号),而需以受封的采邑名称替代,此时“本爵”即指其原有的爵位。
-
《南史》记载
例如卫瓘(西晋太保)原爵为菑阳县公,后因变故被追赠更高爵位,但仍需提及“本爵”以明确其原有身份。
三、用法与背景
- 适用场景:多用于古代官员职位升降、封赏或贬谪时,强调其最初的爵位等级。
- 制度背景:古代爵位制度中,爵位与封地、氏名等紧密相关,“本爵”的表述体现了对原有身份的尊重或恢复需求。
四、其他说明
- 现代使用:该词现已罕用,主要出现在古籍研究或历史文献中。
- 与“本”相关:“本”字在词中强调根源性,与“末”相对,引申为“原有”“最初”之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公羊传》《南史》等古籍,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本爵(běn jué)一词拆分部首为本(běn)和爵(jué),笔画分别为五画和十五画。本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词汇。
在繁体字中,本爵的写法仍然相同,没有任何变化。然而,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本爵的字形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态也在不断变化。
以下是一个例句,以展示本爵这个词的使用方式:
"他是一位本爵的绅士,总是彬彬有礼且富于修养。"
本爵可以组成一些相关词汇,例如本爵地(指本团体或个人所属的领域),本爵声望(指某人的声望或名望)等等。而与本爵相近义的词汇可以包括贵族、爵位等,而与本爵相反义的词汇可能是普通人、平民等。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我很愿意继续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